? 半島都市報4月20日訊(記者 郭玉華 實習生 劉梅香) 4月20日,市衛計委副主任薄濤做客行風在線,就青島市整體醫療衛生發展規劃等問題與市民進行交流。
“住院難的問題是普遍現象,這是由于優質醫療資源供應不充分,從就診習慣來說,80% 的病人集中在大醫院。現在本市醫院門診量每年5045萬人次,相當于每人每年看病5次多;住院量是每年130多萬人次,全市共有4.7萬張床位,這讓大醫院變得格外擁擠。”薄濤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要推進分級診療,尤其是醫聯體建設,讓優質資源下沉,讓百姓得到更好的服務。
“近幾年青島和其他城市一樣,老城區醫療資源比較密集。按每千人口的床位數而言,市南是每千人口12張床,市北是9張,李滄每千人口4張床,這個梯度比較明顯。”薄濤介紹,為此本市在打造“一刻鐘就醫服務圈”和“一小時三級醫院網”。“一刻鐘就醫服務圈”就是依托社區服務中心和社區服務站,讓社區的居民步行一刻鐘就能到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小時三級醫院網”,就是在一個小時的車程內能享受到三級醫院的醫療服務。
為此,本市進行了軟件和硬件升級,“6個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全部改造升級,從2006年以來,投入了5000多萬元對4000多個村衛生室、107個鄉鎮衛生院做了標準化改造。從2003年到2014年底,全市完成衛生基本重大項目58個,總投資 76.68 億元,新增醫療住房145.9萬平方米,新增醫療床位一萬余張。”薄濤說。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