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韓金惠
3月24日一早,深圳36歲的IT男張斌被發現猝死在公司租住的酒店馬桶上面,當日凌晨1點他還發出了最后一封工作郵件。張斌生前就職于聞泰通訊公司,負責一個項目的軟件開發。其妻子閆女士說,張斌經常加班到凌晨,有時甚至到早上五六點鐘,第二天上午又接著照常上班,猝死與長時間連續加班有關。(4月7日《南方都市報》) 年僅36歲的IT男猝死,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過勞死”。但是,張斌的法醫學死亡證明書顯示的僅僅是猝死,也就是說,“過勞死”的說法并沒有確鑿的依據。盡管如此,透過家屬和同事的描述,張斌猝死的一個不可回避的因素就是“疲勞”。
自去年10月份被公司指派負責封閉開發項目的軟件開發管理工作,張斌已連續幾個月沒有休息。從其妻子提供的微信記錄以及郵件截圖可以看出,張斌經常直到凌晨還在討論工作,。這樣的工作節奏和生活狀態,對身體健康的傷害可想而知。
這些年來,“猝死”在IT界已經不是個例。2011年,IT行業就已成為五大疾病重災區,該行業過勞死的平均年齡甚至僅有37.9歲。而放眼全國,每年因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重、心理壓力大導致的“過勞死”人數更高達60萬人。原因不外乎主觀和客觀兩方面,如工作環境惡劣、工作時間過長、勞動強度過大、重視程度不夠、生活習慣不健康等。每位勞動者都應該在工作與生活、薪酬與健康之間尋求一個最佳的平衡點,而企業更要強化對勞動者健康和權益的認知,保證勞動者的休息休假權。
張斌離開家之前跟媽媽說的一句“我太累了”,成為家人和公眾心頭揮之不去的痛。沒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工作需要的是打拼而非拼命。痛定思痛,該警醒的不只是勞動者,還有視加班為習慣的企業和疏于監管的職能部門。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