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2015年中考的一天天臨近,初三的學生們已經進入了最后的緊張復習階段。4月2日下午,市普通教育教研室主任張思峰做客“網絡在線問政”欄目,就中考復習的有關問題和市民、網友進行在線交流。據了解,今年中考當中部分科目的考核內容都將進行微調,比如語文不再直接考查課內文言文,歷史也將計入中考成績總分。考生在復習過程中有哪些注意的,聽聽專家的建議。
語文:文言文不再考課內文章
2015年的中考語文,有一些變化。比如,為避免學生死記硬背教材中的文言文,今年不再直接考查課內文言文,而是用課外文言文選段來考查課內積累知識。同時,在整個試卷結構上,中考語文試題的命制遵循相關要求,考查文言文閱讀與現代文閱讀。整套試題中,低中高三檔難度的試題所占比例為4:4:2。閱讀題的文本篇幅與試題難度大致與往年持平。張思峰也建議,考生備考時,仍要重視積累課內文言文知識,牢牢立足課內,夯實基礎;在最后的復習階段,再按照老師安排,做幾篇課外文言文練習,靈活運用課內知識解答題目,力爭能總結規律,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對于許多考生來說,語文最頭疼的就是作文。訪談中也有家長問起作文的命題方式。張思峰解釋說,作文題一般采用“二選一”的形式,考生可任選其中一題作文,因此文體可以自選。寫作的考查沒有固定范圍,學生應依據題目的具體要求寫作。同時建議考生作文不少于550字。如果作文字數過少,會酌情扣分。
數學:做好歸納很重要
對于許多考生來說,數學的提高一直是一個難題。有學生家長提出:“請專家們指導指導,怎么樣能在短時間內盡快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對此,張思峰建議說,首先分析關鍵性檢測試卷中,孩子的得分與失分規律,鼓勵孩子從學習經驗的角度揚長避短;歸納孩子的常見錯題,從中發現孩子的典型短板,尋求老師有針對性的幫助。而對于計算能力差的學生,可能是不明白計算的算理、計算時不能靜心、運算時粗心造成的,家長可以和老師溝通一下。如果是計算的算理不明白,就及時復習運算的法則。如果是粗心、不能靜心做題,就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環境,并加強練習。對于學生的備考策略,張思峰也建議,課堂認真聽講,緊跟老師的思路,注意老師總結的規律方法,及時進行題后反思。同時,建立錯題本,認真總結題目的規律及特點及錯誤原因,做到觸類旁通。
英語:筆試部分題型變化大
在2015年中考各個科目當中,英語的題型變化相對比較大,尤其是筆試部分。據了解,2015年的英語中考試題的筆試部分與2014年相比,在題型上有所微調。2015年英語筆試試題第二卷的綜合填空大題,由去年(2014年)的兩部分,增加到了三部分,增加了一個“根據句意和漢語提示完成句子”,分值由15分調整為20分。單項選擇則由原來的25題減為20題,分值由25分調整為20分。而聽力方面,201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英語測試仍然采用人機對話形式,具體分數分配如下:聽力口語分值占初中英語學業水平考試試題總分值的30分。其中交際問答5分,短文朗讀5分;話題表達5分;對話理解5分;短文(或對話)理解10分。
另外,今年中考英語新增了單詞拼寫題,有的考生認為需要記住五本書的單詞很吃力。對此,張思峰建議說,首先,不需要背誦五本書。單詞拼寫,主要考察除了動詞以外的其他詞性的黑體字(即課程標準要求掌握的詞匯)。其次,在復習過程中,不要以單獨記憶單個單詞的方式復習,要從短語、句子、語篇的理解角度進行單詞記憶。記憶單詞時,要從音、形、義三個方面進行。
歷史:將計入中考成績
歷史對于今年參加中考的考生來說,無疑是一門比較特別的科目,因為中考改革之后,歷史成績是首次記入中考成績總分。因此也有家長提出疑問:“難度是不是比往年有大幅度增加,學生要怎么樣有針對性的進行復習?”對此張思峰也解釋說,今年的歷史命題會一如既往地堅持往年的原則,重點考查學生對重要歷史知識的掌握,試題難度會根據市教育局的規定,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
中考歷史兩種最主要的題型是選擇題和材料題,應該怎樣掌握不同題型的答題策略?張思峰建議,對于選擇題來說,要做到“三看”“三思”,即題干要三看:一看時間、空間,界定答題范圍;二看否定、肯定,確定答題方向;三看關鍵詞語,明確內涵外延。被選項要三思:思考每一個選項是否符合歷史史實,是否符合題干要求,是否與題干有必然邏輯關系。具體步驟是先分析題干的要求和內容,再分析每個選項的時間、事件,然后進行分析推理排除。
對于材料題來說,先讀設問,抓設問的“關鍵詞”,再讀材料,找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往往是材料的內容在課外,而材料的內涵在課內。要明確該題的答案要求,若題目要求“根據所學知識”說明是出自課本,若題目要求“根據材料”說明答案出自材料,如果是“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說明答案不僅材料里有,教材里有,課外也有涉及,因而答題應先“定位”,再構思,辯證答題。另外要注意看分值答題,因為歷史學科是采點得分,兩分答兩點,三分答三點。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孫祥輝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張珍珍]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