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秀珍(右一)正在給村民解讀計生政策。
今年46歲的毛秀珍是平度市開發區河崖村的計生主任。從2000年從事計劃生育工作至今,十多年時間里,即使突遭家庭變故,毛秀珍依然每天奔走在村里做著各種服務工作。毛秀珍的堅韌贏得了領導和村民的信賴和支持,她也因此連續多年被評為“巾幗英雄”、“三八紅旗手”、“好母親”、“計劃生育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突遭變故,撐起整個家庭 據了解,平度市開發區河崖村現有居民281戶,育齡婦女213名。當年,村子以養殖鲇魚而聞名。毛秀珍和丈夫李明春也建起了養殖大棚。憑借著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毛秀珍夫妻逐漸過上了富足而美滿的生活。隨著村子的發展,大棚沒有了,但人們的生活卻日漸富足。
可是,天有不測風云,2009年12月,李明春突發后腦腦干出血,多虧搶救及時,才保住了性命,但從此之后卻變成了沒有知覺的“植物人”。“丈夫是個比較勤快的人,不論春夏秋冬,每天早上起得都很早。那天,丈夫跟平常一樣,6點10分就起床了,起來后他說感覺有點口麻,接著就摔倒了。”毛秀珍說,“我立馬撥打了120,然后把丈夫送到醫院進行搶救。幸虧發現及時,丈夫的命總算是撿回來了。”
毛秀珍告訴記者,搶救結束后,丈夫在重癥監護室里觀察了五六天才出來。“丈夫的身體一直很好,幾乎不生病,因此,我剛開始覺得可能住幾天院,等丈夫的身體慢慢康復,我們就可以回家了。”毛秀珍說,“等醫生告訴我真相的時候,我瞬間感覺整個天都塌下來了,想死的心都有了。”毛秀珍表示,哭完之后,想著家里80多歲的老公公和尚未成年的孩子,她只能咬牙堅持住。
“哭過了,擦干眼淚,生活還是要繼續,我總不能看著原本好好的家就這么毀了。”毛秀珍說,“丈夫突然出事,對兒子的打擊很大。因為承受不了這個事實,原本性格開朗的兒子變得少言寡語,心情也很苦悶。”毛秀珍告訴記者,她能做的就是每天強忍著痛苦跟兒子進行交流、溝通,將兒子從痛苦的深淵中拉出來。
做通兒子的心理工作,毛秀珍也心安了一些。從2009年丈夫出事至今,毛秀珍每天都是早上三點起床,做飯,給丈夫喂飯、翻身、按摩、換洗尿布、擦洗,送孩子上學,然后回到村委開始一天的工作,每天晚上都要到半夜才能睡覺。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毛秀珍的悉心照料之下,李明春慢慢有了意識,現在已經能夠自己吞咽食物了。
100多個電話追回孕檢證明 丈夫的慢慢恢復,讓毛秀珍有了信心。“我在外面忙活一天,難免會碰到一些鬧心的時候,回到家里,我是真想跟家人分擔一下自己的委屈,可是我連說個話的人都沒有。”毛秀珍說,“自從丈夫有了意識之后,雖然不能說話,但在我煩悶、委屈的時候,從他眼里,我也能看得出他的著急和心疼,我的心情也就慢慢平息了。”
因為河崖村位于平度市郊,經濟發展迅速,流動人口也比較多,這就讓毛秀珍的工作變得更加繁忙。“我們村流出已婚育齡婦女24人,流入已婚育齡婦女15人,不管是流出,還是流進,工作都比較特殊。”毛秀珍說,“按照要求,流出已婚育齡婦女要每年回寄兩次孕檢證明。她們在外地工作不容易,工作時間不自由,因此,每次在孕環情監測前,我就提前給育齡婦女打電話聯系。”毛秀珍表示,她多打幾次電話,等到婦查的時候,流動人口孕檢證明就能全部寄回了。
在交談中,記者了解到,村里這24份孕檢證明,每次都是毛秀珍打100多個電話催回來的。而對于流入村里的15名育齡婦女,每次需要進行婦查時,毛秀珍總是提前多日就進行電話通知。
■鏈接
提起她,村民都豎大拇指 毛秀珍表示,由于目前不少村民的婚育觀還比較傳統,他們對于孕前優生健康查體還不是很認可,因此在此項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難免會有些難度。“這項檢查項目屬于自愿,因為,我只能是在工作過程中,多跟村民溝通,讓他們從心里接受。”毛秀珍說,“等到村民們全部都能自愿接受的時候,這項工作也就算開展好了。”
據介紹,隨著村子的快速發展,盡管流動人口增多,但該村沒有出現一例違法生育。“每次一發現有苗頭,毛秀珍就會主動上門去做工作,一遍不行就兩遍,兩遍不行就三遍,直到當事人同意為止。”開發區計生辦的相關負責人說,“毛秀珍還因此連續多年被評為‘巾幗英雄’、‘三八紅旗手’、‘好母親’、‘計劃生育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毛秀珍堅強、韌性和不服輸的性格以及對工作盡職盡責的態度,也讓她受到了村民們的認可和支持。“毛秀珍不容易啊,這么多年了,家里家外所有的事情都是她一個人擔著。她丈夫在床上躺了5年多,身上連個褥瘡都沒生過,光是這點就很少有人能做到。”談起毛秀珍,村里人都豎拇指,連稱不容易。也正是由于村民的擁護和信賴,在去年剛結束的村里兩委選舉中,毛秀珍又以全票通過,繼續奔走在為村民服務的路上。
文/圖 記者 郭微微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王泯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