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都市報3月11日訊(記者 王媛 通訊員 孫俊杰) 企業要講究“環境信用”,如果“
環保失信”,將在金融
信貸方面受阻——11日,由青島市環保局出臺的《青島市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工作方案》落地生根,青島成為山東省首個對企業開展環境信用評價的城市。目前已有明確消息,島城303家企業將接受首輪環境信用評價。
青島市環保局介紹,針對303家企業的環境信用評價,將根據污染防治、環境管理、社會監督、環境行為社會滿意度等考核指標,歸納了監督性監測、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噪聲污染防治、在線監測、排污申報與排污收費、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排污口規范化整治、企業自行監測、企業環境監督員制度、環境風險管理、強制性清潔生產、行政處罰與行政命令、群眾投訴、媒體監督、信息公開等19項指標,給企業“打分”。根據得分,企業將劃為“綠藍黃紅”4個等級,并向社會公布。
企業所得到的環境信用評價結果,將與金融信貸業務直接掛鉤。評價結果通報至市發改委、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銀監會青島監管局,參照《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辦法(試行)》,對“綠牌”的環保誠信企業、“紅牌”環保不良企業采取“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措施。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解釋,這就意味著,領到“紅牌”的企業,因“環保失信”,在金融信貸支持上將受阻。
記者采訪得知,其實早在2013年,青島市就已經率先在全國開展企業環境績效評價工作,2013年和2014年先后對93家、145家企業進行上一年度環境績效評價。2015年,青島市根據環保部、發改委、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發布的《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辦法(試行)》,結合開展企業環境績效評價的經驗,經多次征求意見,最終形成具有青島特色的評價方案。
今年,全市共有303家企業參與2014年度的企業環境信用評價,是上一年度參加環境績效評價(145家)的兩倍還多。參評企業涵蓋了國家、省重點監控企業,企業出現14種嚴重危害環境的行為,將直接被評為“紅牌”環保不良企業。“企業環境信用評價是企業環境績效評價的繼承與發展”,青島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與企業環境績效評價相比,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的范圍進一步擴大,評價指標更加精細,評價方法更加科學,評價程序更加規范,獎懲措施更加分明。這303家企業遍布島城六區四市,基本上能夠反映青島市重點企業的環境信用情況。
■鏈接
六類企業納入環境信用評價范圍 企業環境信用將一年一評,評價結果反映企業上一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的環境信用狀況。6類企業被納入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的范圍,分別是環境保護部公布的國家重點監控企業;省環保廳確定的納入環境信用評價范圍的企業;青島市已經實施環境績效評價的企業;重污染行業內的企業,包括火電、熱電、鋼鐵、水泥、化工、石化、釀造、制藥、紡織印染、電鍍等行業內企業;污染隱患較重的企業、污水直排環境(排放量大于100噸/日)企業和重點危險廢物產生企業;污染物排放總量大、環境風險高、生態環境影響大的企業。
環保局相關負責人稱,企業環境信用評價“一舉三得”,首先能夠督促企業持續改進環境行為,自覺履行環保法定義務和社會責任;同時向公眾披露企業環境行為,方便公眾參與環境監督;此外,還可以幫助銀行等市場主體了解企業的環境信用和環境風險,作為其審查信貸的重要依據等。 記者 王媛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