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下午三點多放學后去哪?這一個簡單的問題包含了許多社會問題。目前,
校內托管、社區(qū)托管、校外托管的形式并存,但孩子放學去哪、安全如何保證的問題仍是很難解決。在本次市兩會上,孩子托管問題引起了代表委員們的熱議。這難題到底咋破解?16日記者采訪了代表委員和專家。
“校內托管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但是我們在校內托管上遇到了難題。去年校內托管剛開始試點時,市內三區(qū)有58個小學參與,現在只有40所左右了。”青島市家校合作促進會會長孫增信說。
“經過調研,今年我們提了關于孩子托管的提案。”市政協(xié)委員、民革青島市委駐會副主委、青島市政協(xié)常委、青島市政協(xié)副秘書長王維禮說,目前青島市小學生托管機構存在很多突出問題,首先是學校、社區(qū)等公辦、公益托管機構限制多、推廣難。二是社會托管機構托管收費高,普通家庭承受經濟壓力較大。三是社會托管機構缺乏有效監(jiān)管,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王維禮建議,將開展校內托管所需經費納入年度預算,按參加托管學生實際數量撥付給學校,以推動更多學校加入到校內托管的隊伍中 ;在托管模式上,由教育部門主管,完善家長委員會主導、學校輔助、志愿者參與的模式。
市人大代表、青島科技大學校長馬連湘認為,校內托管要注重創(chuàng)新形式,“但是要注意不能增加老師的負擔,要增加相關編制,在學校里設置專門崗位。”
“我們現在正在找突破口,最近開了很多關于擴大校內托管的會議,將在市內三區(qū)繼續(xù)推進這項工作。”孫增信表示,“首先是政策扶持,現在還沒有一個政府部門去具體管理這個事情。應該出臺具體規(guī)范,校內托管到底怎么去辦,學校等各方的責任如何劃定也要寫進去。”
記者 魏海洋 實習生 王程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相關專題:
2015青島市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