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報訊 在青島創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創業補貼、一次性補助、小額貸款、房租減免、稅費減免等政策,讓不少創業者信心滿滿。昨日,市
政協委員王濤提出,我市的創業幫扶政策,不少都是僅面向首次創業,但有了一次失敗經驗的創業者,在新的創業中更有戰斗力,對這類創業者,更需要全社會的關注,讓他們再接再厲,繼續自力更生地發展下去。
創業失敗后從頭再來 “我認識一個大學生小法,他在畢業3年后所開的軟件公司倒閉了,好在欠債都還上了。”王濤告訴記者,小法沉寂半年后再次創業,雖然有了更多經驗和毅力,但資金問題受到挑戰,原來的創業補貼現在都沒有了,貸款也很不容易,最后東拼西湊才啟動了新項目,仍舊是軟件開發,前景看好。
這樣的創業故事在青島屢見不鮮,首次創業失敗后,有的人從此在商界銷聲匿跡,甚至成了“啃老族”,有的則痛定思痛從頭再來。“二次創業”的優勢在于創業者已經不再稚嫩,有了更堅強的毅力和更豐富的經驗,這時候再來審視這個人的創業成功率,以及未來的成就,應該用更高的眼光,但從相關配套政策來看,目前在全國都還沒有專門針對“二次創業”的扶持政策。
二次創業應成幫扶重點 王濤提出,可以利用社會資源,比如用舊廠房配建青年創客公寓,打造一個創業者的小圈子,集居住、創業、社交和學習于一體。而為了幫二次創業者啟動項目,相關部門應該考慮在現有政策的基礎上,對一批優秀的二次創業項目敞開一扇政策大門,讓他們能夠繼續享受創業補貼、稅費優惠、場地費用減免、小額貸款等政策,為他們的創業成功做好保障。
“我市已經開始為二次創業者提供支持,包括創業指導、資金扶持、項目合作等,但力度還不夠,二次創業還沒有引起全社會的關注。”王濤表示。
記者從市人社局了解到,我市面向大學生的創業扶持政策,近年來一直在“升級”,今年初我市出臺新政,打破了城鄉就業創業政策的壁壘。對創業補貼、創業崗位開發補貼、小額擔保貸款及貼息、用人單位吸納就業補貼、靈活就業社保補貼、職業介紹補貼、職業技能培訓和技能鑒定補貼等補貼項目,符合條件的,可分別申請享受。此外,對在電子商務網絡平臺開辦 “網店”的創業者納入小額擔保貸款范圍,符合條件的可按以上標準申請貸款,還能享受政策補貼。(記者 陳珂)
相關專題:
2015青島市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