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郯城縣一名“90后”男子為了達到與妻子見面的目的,竟然偽造一份法院判決書,“判令”妻子與自己離婚,結果不僅沒見到妻子還給自己帶來了牢獄之災。日前,郯城縣人民法院以偽造國家機關公文罪判處該男子有期徒刑10個月。
通訊員 徐西江 沈婷記者 崔洪英
小兩口鬧離婚 妻子拒絕再見面
今年24歲的小旭是郯城縣馬頭鎮農民。2009年,經他人介紹,小旭與鄰村女子小英相識、相戀,不久開始同居生活,并于2011年10月生育一個男孩。2014年 4月,二人補領了結婚證。
由于婚前缺乏足夠的了解,小旭暴躁的脾氣引起小英的強烈不滿,二人經常為了瑣事發生爭吵,感情出現了裂痕。時間久了,小英萌生了離婚的念頭,并于2014年6月到郯城法院起訴離婚。開庭那天,小旭沒有到庭,法院依據法律規定判決不準離婚。
盡管第一次離婚沒有成功,但是,小英此時已心灰意冷,對這段婚姻徹底失去了信心。為此,她刻意躲開小旭,只身外出打工。小旭卻不想失去原本幸福的家庭,很想挽回與小英之間的感情,但是小英拒絕與他見面,并中斷了與他的通訊聯系。
偽造判決書“逼”妻子見面
同年8月,小旭到法院起訴離婚,想通過這樣的方式見到小英,當面進行一次長談。但是,開庭時小英沒有露面。小旭并不想真的離婚,所以只好向法院申請撤訴。從法院回家,小旭想見小英的愿望愈加強烈,突然他“靈機一動”:能否偽造一份法院的判決書來“逼”小英出面?
于是,小旭從網上下載了一份法院的
離婚判決書作為樣本,照葫蘆畫瓢起草了一份“判決書”,根據自己的需要填上了相應的內容:“判令”同意其與小英離婚,孩子歸自己撫養,小英一次性支付給他撫養費13萬元?!芭袥Q書”打印出來后,他發現缺少法院公章及“本件與原本核對無異”字樣的印章,就找到其朋友亮亮,委托其造假處理。
認為一切妥當之后,小旭通過郵局把偽造的判決書郵寄給了小英的父母,并多次到小英父母家主張判決書上的“權利”,同時盼望著與小英見面。
詭計被識破,獲刑十個月
小英的家人拿著寄來的“判決書”到法院了解情況,法官一眼就看出這是一份偽造技術并不高明的“贗品”,經查對字體、比對印章、核對案號,很快就確認這是一份偽造的民事判決書。后經鑒定,這份判決書上“郯城縣人民法院”的公章印文并非郯城縣人民法院的公章所蓋印。2014年10月10日,小旭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10月24日宣布逮捕。
郯城縣法院經審理認為,小旭私自偽造法院民事判決書,侵犯了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其行為構成偽造國家機關公文罪。鑒于小旭到案后能夠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認罪態度較好,且系初犯、偶犯,法院遂依據《刑法》對其從輕處罰,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文中人名均是化名)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