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加驗證的飛行機組正在做試飛準備。 通訊員 姜岸柳
半島都市報2月6日訊(記者 馬正拓 通訊員 高占華 蔣青) 2月6日清晨6:48,伴隨著山東航空5453號波音737-800飛機精準降落在青島流亭國際機場跑道,中國民航首次使用 HUD(平視顯示器)特殊II類驗證試飛順利完成,青島機場由此成為國內首個使用 HUD實現II類著陸運行能力的機場。我國民航業正在著力推廣HUD新技術,預計在今年年內投入使用,山東航空和青島國際機場成為首批試點單位,使用新技術后,能夠大幅降低惡劣天氣對航班運行的影響。
此次試飛由青島機場、山東航空、青島空管站等單位聯合進行。演練模擬RVR(跑道視程)350米、DH(決斷高)30米的運行標準,經過一次復飛和一次著陸,在50分鐘的試飛過程中ILS導航信號穩定,機載設備參數正常、指引良好,試飛順利完成。
據悉,HUD是我國民航局正在推廣的航空新技術,具有低能見度起飛和著陸引導作用,使用HUD實施II類運行與常規II類運行相比,可有效降低機場導航和助航燈光設施的配置標準,從而可節省大量的機場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資金。對航空公司而言,可降低運行成本、提升效率,并可改善飛行品質,提升航空安全水平,大幅減少航班延誤。
機場有關人士介紹,在民航局飛標司和華東管理局的大力推動、組織下,2014年下半年,青島機場被確定為 HUD 特殊II類保障能力建設試點機場。為實現II類盲降能力,機場方面曾經測算過按照標準II類建設所需要的投入,僅設備投資就需要6000萬元,而且還必須通過征地擴大敏感區域,此外需要挖開跑道施工,整個建設周期也相對較長。而青島新國際機場即將正式開建,目前的機場幾年后就要轉場,普通模式投入大而使用時間短,顯然頗為不經濟;而利用HUD技術,僅需投入300多萬元改造燈光、電源等設施,對于機場而言,性價比無疑更高。
此次試飛成功后,這項新技術將進入報批階段,預計在今年年內投入使用,山東航空和青島國際機場成為首批試點單位,并有望在更大范圍內得到推廣。這項技術正式實施后,如果機載設施和飛行員技能達到要求,在青島流亭國際機場起飛的飛機,幾乎可以不受能見度的限制,保證安全起飛。這將有助于減少航班延誤,提升通行能力,保證旅客順利出行。
名詞解釋
何為HUD(平視顯示器)? 據悉,平視顯示器利用高度完整的計算機架構,將地面導航信息以及飛行姿態信息投射到飛行員前面的透明顯示器上 ,使飛行員在整個飛行過程中始終保持平視狀態,有利于增強情景意識。
安裝了平視顯示器后,飛行員在不低頭的情況下讀取相關儀表信息,結合風擋外部實景的疊加,從而更加全面地掌握飛行動態,實現精細化飛行。
■相關鏈接
山航69架飛機安裝平視顯示器 記者獲悉,山東航空公司是國內第一個應用 HUD 平視顯示技術的航空公司,目前已有69架飛機安裝了平視顯示器,到今年年底預計將達84架 。所有飛行員均接受了使用 HUD 技術的培訓,民航局已將山航作為 HUD 技術應用推廣的試點航空公司。青島機場是山航主要的運行基地,每天過夜飛機近30架 ,實施特殊II類運行可以大幅提高山航航班的正點率,對航空飛行意義重大。
為保證試飛成功,前期機場對引入和應用 HUD 平視顯示技術高度重視,主動提升工作標準,在南北燈光站加裝UPS電源,提高了助航燈光的可靠性;在塔臺加裝助航燈光監控器,提高了助航燈光監控能力。同時修訂信息通報流程,完善《青島機場低能見度運行保障程序》,確保低能見度條件下飛行區運行安全,這些措施有力地保障了驗證試飛的順利進行。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