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何利權 風傳已久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工資調整,終于被人社部證實,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稱,國務院辦公廳為此轉發了三個實施方案,一是公務員基本工資的調整,二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的調整,三是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待遇的調整,這些文件已經發到各單位。 公務員基本工資調整的消息一出,爭議聲即四起,有為基層公務員叫苦感嘆這次漲薪是及時雨的,也有抱怨公務員工資和福利待遇已經夠好何必錦上添花的。實事求是地說 ,只要涉及到蛋糕的分配,有爭議是正常也是必然的。對于此次公務員漲薪,應跳出爭議,跳出個人利益,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看待和評價。
眾所周知,前段時間國家公布了養老金并軌方案,今后公務員都要自繳養老保險,如果要從公務員工資單里扣出這些錢來,提高其基本工資水平這件事就無法繞過,這其實也是減少養老金并軌阻力最現實的辦法。另外,按照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08年中國公務員平均工資是2830.75元/月,其工資水平當年在全部19個行業中排名第8位,2011年則下降到了第11位。而公務員群體上一次工資集體調整還要追溯到2003年,就十余年以來的經濟發展與物價上漲因素而言,此時的上漲,也只是在追趕CPI。
這些年來,公務員漲薪一直都是個十分敏感的話題,無論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還是專家教授,凡提公務員漲薪必被痛罵。老百姓對公務員漲薪看似“蠻不講理”的拒絕,一是因為聽多了關于公務員灰色收入的“傳說”,見多了一些公務員貪贓枉法的“任性”,受夠了部分公務員吃拿卡要的“脾氣”,無法接受那些公務員在權力與經濟上取得雙重優勢;二是因為部分公務員享有制度性福利,并且明里暗里掌握一些特權,老百姓不相信公務員的日子過得不“滋潤”。
事實上,中國90% 以上的公務員都工作在基層,尤其是縣和鄉鎮,他們也是普通勞動者的一員,同樣面臨著結婚、買房、養家的壓力。現實中的確有部分公務員工作清閑,也有一些公務員故意刁難辦事群眾,但是不能否認這個群體的大多數仍是兢兢業業工作的“人民公仆”,他們的工作并不是想象中的安逸輕松,連習大大在新年講話中都說他們“蠻拼的”。另外,公務員群體同樣存在很大的“貧富差距”,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之間,甚至同一個辦公室因為級別不同,工資收入都千差萬別。
從這個角度考慮,對公務員的漲薪爭議其實是好事,這種爭議應該成為公務員收入透明化、陽光化的動力,這種爭議也提醒公務員群體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如此,老百姓才能真正了解公務員群體的工作生活狀況 ,了解公務員群體的真實收入和福利水平,而不是靠猜和想象。
站在更高的視角考量,當前的公務員薪酬調整其實是整個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一部分,既然公務員的工資已經開始調整,那么,其他比公務員更有必要提高的群體,也應該盡快享受到改革的紅利。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