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冬季節戶外工作者應做好保暖。
天氣漸入深冬,寒冷的氣候使得過敏性鼻炎患者劇增,“
老寒腿”也到了高發期。對此,醫生提醒,作為過敏性鼻炎的一大高發人群——戶外工作者,深冬季節更是要全面做好疾病預防措施,避免誘發鼻炎,并應通過增加衣物,避免寒風侵襲等措施呵護雙腿健康。
戶外工作者過敏性鼻炎發病率高
深冬戶外工作者的過敏性鼻炎發病率是非常高的,因為氣候寒冷時 ,干燥的冷風夾雜著浮塵不斷刺激人的鼻腔,加上冷天一不小心就患上感冒,如果治不好也非常容易誘發過敏性鼻炎。高密市人民醫院耳鼻喉科的李醫生告訴記者:“深冬過敏性鼻炎最典型的癥狀就是一遇到冷空氣就打噴嚏、流鼻涕,并且鼻子堵塞難受,感覺瘙癢。如果過敏性鼻炎癥狀僅在某些特定的季節出現,則稱為‘季節性過敏性鼻炎’,如常年發作,則是‘常年性過敏性鼻炎’,常年性過敏性鼻炎一年四季都有癥狀。”
醫院專家強調,不要認為過敏性鼻炎跟感冒等常見病一樣,對身體沒什么大礙,其實過敏性鼻炎分為輕度和中重度兩種。輕度過敏性鼻炎對患者生活并無大的影響,而中重度則會干擾患者生活,導致生活質量下降。如果不及時治療,過敏性鼻炎甚至會變成慢性鼻竇炎、中耳炎、鼻息肉、支氣管哮喘等,而對于如何預防過敏性鼻炎,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從個人做起。“冬天氣溫較低,很多市民家里或者辦公室商場都開有暖氣,建議在進出時有個緩沖,以免因為溫差太大導致脆弱的鼻部出現過敏反應。另外,戶外工作者要注意防寒保暖,隨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物,避免著涼感冒;在戶外工作時要戴上防寒口罩和圍巾等,保護可能因長時間受冷風刺激的鼻腔,防止各種過敏原入侵機體誘發疾病。”
中青年人患“老寒腿”比例增多
“以前‘老寒腿’患者大都是老年人,但近年來,‘老寒腿’患者中的中年人甚至年輕人所占的比例明顯增多”,據高密市人民醫院骨科醫生介紹,“不少年輕
女性為了美,即使在冬季也穿得很單薄,腿部很難抵御冬季寒風的侵襲,容易造成膝關節的損傷。如果這樣長期下去的話 ,難纏的‘老寒腿’就會找上門來,為了一時的美麗給腿部健康惹來這么大的麻煩,這又何必呢?”此外,如果女性生育后腿部防寒、身體保養不當,也容易留下這種病根。
專家表示,天氣的陰寒和濕冷是“老寒腿”最關鍵的致病誘因。該病很多患者對天氣變化非常敏感,氣溫一旦驟降,很多人的腿部馬上就有反應,出現下肢及關節發涼、酸脹麻木、疼痛和行動不便等。這是因風、寒、濕三邪侵入人體,使氣血運行不暢所致,天氣愈冷,腿就愈痛。如果患有“老寒腿”,建議來醫院診治,首先,明確診斷,并加以區分治療。“老寒腿”只是老百姓的俗稱,在西醫診斷里,有不同的診斷和治療方法。比如,老年性骨關節炎、肌纖維質炎、肌肉勞損以及其他器質性病變等。可根據不同的病因進行不同的治療。專科醫生會提供詳細的治療和康復計劃。同時,“老寒腿”患者更應通過注意保暖等措施 ,來預防病情復發、加重。
老年人要有疾病預警意識
醫生提醒老年人,寒冷的天氣會誘發老年人的心腦血管疾病,特別是有高血壓病史的老年人更是要注意,遇到突然頭疼、胸悶、胸疼 、后背疼等癥狀時要及時就醫,而且最好到專業心腦血管病醫院就醫,這樣才能不耽誤最佳救治時機。
據李醫生介紹,這段時間患上呼吸道感染的老人增多,呼吸道感染會導致肺氣腫、氣管炎。有的老人對感冒不在意,小感冒往往成為其他疾病的主要誘發因素,長時間咳嗽的老年人一定要到醫院就醫。有關專家表示,老年人最好在冬季到來之前做一個全身體檢,同時室內要保持濕潤,增加老年人的日照時間。外出時要小心不要摔倒,適當補鈣,科學飲食增強胃動力。75歲以上的老年人需要有家人的預警看護,75歲以下的老年人則要有疾病預警意識。
文/圖 記者 黃蘭蘭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