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網濟南12月30日訊(記者 韋輝) 記者今天從山東省公安廳獲悉,今年以來,山東警方堅持“
重典治污”,向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宣戰,共偵辦破壞生態環境案件990起,其中
環境污染類刑事案件601起,環境資源類案件389起,抓獲違法犯罪人員1581人,其中刑事拘留1103人,批準逮捕349人,行政拘留96人,是全國破獲案件最多的省份之一。
省公安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自今年2月開始,省公安廳、環保廳啟動了為期三個月的整治破壞大氣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專項行動。開展聯動執法1276次,檢查企業949家,查處違法企業112家,行政拘留企業負責人26人。據悉,這次針對破壞大氣的專項行動,在全國尚屬首次,受到公安部、環保部的充分肯定。10月,全省公安機關組織開展集中打擊非法處置危險廢物犯罪專項行動,偵辦非法處置危險廢物刑事案件13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87人,辦理治安案件7起,行政拘留7人。據統計,全省偵辦的破壞生態環境990起案件中,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的案件共計601起,占全部案件的60.7%。
據介紹,我省建立了全國首創的公安環保部門聯勤聯動執法機制,自去年底以來,各級公安、環保部門共開展聯合執法行動1511次,聯合整治環保突出問題478個,查處6起妨害環保等部門行政執法案件,有效保障了環保行政執法的順利開展。
2015年1月1日起,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開始施行。全省公安機關將以此為契機,以更嚴厲的姿態、更有效的打擊手段,堅決保持對打擊污染環境犯罪的高壓態勢,以實際行動守護好齊魯大地的藍天、碧水、綠地。
附:2014年全省公安機關打擊環境污染違法犯罪十起典型案例 1、青島即墨李某某等人污染環境案 犯罪嫌疑人李某某等人自2012年8月起,多次從收集、儲運的醫療廢物中,盜取30余噸塑料醫療廢物加工販賣,從中獲利2萬余元。經即墨市公安局立案偵查,2014年8月14日李某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被移送起訴。
2、淄博“10.23”污染環境案 犯罪嫌疑人朱某某等人先后多次從江蘇盈潤化工有限公司拉走二氯-五氯甲基吡啶廢料共計170余噸,將其傾倒在淄博市臨淄區金山鎮的廢舊礦內。該案經淄博市公安局臨淄分局立案偵查移訴后,2014年11月20日臨淄區法院對涉案9名被告人依法做出刑事判決。
3、濰坊市叢某某等人污染環境案 犯罪嫌疑人叢某某等8人為獲取非法利益,自2010年起從濰坊、青島、煙臺及江蘇省宿遷、睢寧等地醫療機構大量收購病人用過的一次性輸液管、針管等醫療廢物,經過沖洗、分拆破碎加工后,販賣到外省牟利。該案經濰坊市公安局峽山分局立案偵查,于2014年10月19日將徐某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移送審查起訴。
4、濟寧黃某某等人污染環境案 2014年7月28日,犯罪嫌疑人黃某某將從江蘇購買的廢酸傾倒于嘉祥縣臥龍山鎮臥佛寺村臥龍湖景區,造成周圍環境嚴重污染。經嘉祥縣公安局立案偵查,查明2014年3月份以來,犯罪嫌疑人黃某某先后購進200余噸廢酸進行非法處置,嚴重污染環境。該案已移送審查起訴。
5、棗莊市都某某等人污染環境案 犯罪嫌疑人都某某伙同犯罪嫌疑人秦某、高某等人,先后五次將山東泰山染料股份有限公司產生的廢酸共計150余噸傾倒在棗莊市山亭區,造成水體嚴重污染。經棗莊市公安機立案偵查, 都某某等15名犯罪嫌疑人于2014年7月10日被移送審查起訴。
6、聊城臨清劉某某等人污染環境案 2014年3月18日,犯罪嫌疑人李某某等人從邯鄲市正大制管有限公司灌裝50余噸廢酸,傾倒在臨清市一水坑內,嚴重污染環境。該案經臨清市公安局立案偵查,于6月25日將李某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移送審查起訴。
7、濱州溫某某等人污染環境案 2014年1月17日,博興縣公安局查獲一土煉油窩點,經調查,犯罪嫌疑人溫某某伙同路某某等人,利用土煉油窩點非法處置廢機油600余噸,通過滲坑非法排放污水15噸。該案經博興縣公安局立案偵查,目前犯罪嫌疑人溫某某等2人已被移送審查起訴。
8、東營李某某等人污染環境案 2014年4月15日,犯罪嫌疑人李某某伙同王某某、陳某某,將總計154.42噸化工廢液傾倒至河口區湖濱新區鳴翠湖北路,造成環境嚴重污染。該案經東營市公安局河口分局立案偵查,李某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移送審查起訴。
9、日照市袁某某等人污染環境案 2014年2月,犯罪嫌疑人袁某某等人將近千噸硫酸提煉酸化油時產生的含酸廢水傾倒在嵐山區高興鎮和巨峰鎮,造成環境嚴重污染。該案經日照市公安局立案偵查,袁某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移送審查起訴。
10、濟寧盛發焦化公司破壞大氣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案 2014年3月20日,根據省環保廳移交線索,漁臺縣公安局對濟寧盛發焦化公司擅自破壞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案進行調查,經查,該公司負責環保工作的莊某某為減少大氣污染物處置投入,非法篡改自動監控設施參數。莊某某被依法處以十五日行政拘留。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