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年來,溫馨校車公司的同事們發(fā)現(xiàn)曉望小學校車班組組長劉倫杰干起了“兼職”:沒事就收集大家喝剩下的飲料瓶和酒瓶,還組織班組的成員到二龍山景區(qū)撿垃圾。單位的收入不低,他家的情況也不錯,偏偏卻要“低三下四”地撿破爛。劉倫杰的這一舉動讓很多人覺得難以理解,甚至看不起。其實,這背后卻有一個令人動容的愛心故事。
記者 田璐 通訊員 邵慧
收車費收了個“兒子” 今年43歲的劉倫杰自2012年12月28日嶗山校車開通以來,就一直開著“大鼻子”校車,在嶗山的山路上穿梭,接送曉望小學的孩子們上下學。“剛開車不到一個周,我就和小圣朋認識了。”劉倫杰說,按照規(guī)定,所有坐車的孩子需要提前交一個季度的車費。每個月40多元,一個季度不到130元。別的孩子都很快就把錢交上來了,只有一個叫張圣朋的學生總是說忘記拿了,拖了一個多周都沒有交上來。“這個孩子很老實,不太愛說話,不像個調(diào)皮的孩子。”劉倫杰說,看著孩子的衣服很破舊,而且一周多都不換,這引起了他的注意。后來,他跟學校的老師打聽了一下,才知道張圣朋家里十分貧困。得知這一情況,劉倫杰自己掏錢給孩子交上了車費。有時候,家里做什么好飯菜,他就帶點兒來給小圣朋。同車的護導員都開玩笑說:“老劉又多了個兒子。”
家訪時讓他心酸掉淚 從那之后,小圣朋就成了劉倫杰的一個心事。不久之后,劉倫杰和同事一起到嶗山區(qū)港西社區(qū)后瞳村的小圣朋家“家訪”。這次家訪讓劉倫杰至今一想起就心里難受。走出孩子家門時,他悄悄地擦去眼角的淚水,也暗暗在心里下了決心:這個孩子,我管定了。
“孩子的家真是太苦了。”劉倫杰說,張圣朋的媽媽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開家了。他的父親因為身患疾病,喪失了勞動能力,不能工作,而且還常年不在家。家里只剩下小圣朋和他70多歲的奶奶。“為了省錢,家里連個像樣的電器都沒有。連燈泡都是用瓦數(shù)最小的。”劉倫杰說,“那個燈光暗得幾乎孩子連寫作業(yè)都看不清楚。我跟老人說,這樣會影響孩子視力。老人告訴我,不敢換大燈泡,怕交不起電費。當時聽完這個話,心里真不是個滋味!”那天中午,劉倫杰和同事們拿著肉蛋菜和米面,就給祖孫倆包了餃子。包餃子的時候,小圣朋就饞得一次次地跑過來聞餃子餡,直說:“真香!我都好幾個月沒吃餃子了。”餃子出鍋了,小圣朋一口氣吃了兩大盤,撐得直打嗝。劉倫杰摸著他的頭說:“孩子,以后想吃餃子,叔叔就來給你和奶奶包。 ”
司機悄悄當起“破爛王” 盡管已經(jīng)70多歲了,但是為了維持家里的生活,小圣朋的奶奶賀老太拖著年邁的身體,四處撿垃圾換一點兒錢來貼補家用,供孫子上學。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賀老太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怪事:收拾廢品的時候,發(fā)現(xiàn)家里堆著的飲料瓶總是比自己撿的要多不少;而且,早晨出門的時候,院子門口經(jīng)常會堆著一些飲料瓶。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她終于發(fā)現(xiàn)了門道。原來是,劉倫杰和同事們在偷偷地給她送空飲料瓶。
其實,早在賀老太發(fā)現(xiàn)之前,單位的同事們早就發(fā)現(xiàn)劉倫杰的“兼職”。說起為何要當“破爛王”,劉倫杰說:“這也是被老太太逼的。剛開始,我們給老人送錢,她還收。后來,她就開始推辭,不愿意給我們添麻煩。后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她滿院子堆放的空飲料瓶,我就想到一個主意:幫她收集空飲料瓶賣錢。”
之后,他就開始行動了,除了把自己喝完的飲料瓶和酒瓶留著,還不忘跟相識的同事打招呼“有空飲料瓶就給我”。而且,他還和同事們到二龍山景區(qū)去撿拾垃圾。他笑著說:“這個多有意義啊。不但改善咱們嶗山的環(huán)境,而且還能幫助小圣朋家。”
山上的校車線路崎嶇蜿蜒,路也很窄、很險。一邊是山,另一邊就是懸崖,崖下是大海。路上急彎很多。這樣的路況下,行車既辛苦又危險,稍有疏忽大意,便會發(fā)生難以預料的事故。幾乎每天早上5時,劉師傅就起床來到曉望小學的校車停車處,檢查車輛,確保沒有問題就出發(fā)去接山上的孩子下來上學。校車里,常常會帶著一包劉師傅打理好的袋子,袋子里是各種可以換錢的飲料瓶。
結(jié)對兩年孩子“陽光”了 后來,除了幫小圣朋墊車費,劉倫杰還悄悄到學校去給小圣朋交了部分費用。而且,每隔一兩個周,他就帶著班組成員一起來到小圣朋家里,幫著老人收拾家務、輔導孩子的功課。時間長了,他和同事們都成了小圣朋的“家里人”。
有了“劉爸爸”和愛心叔叔阿姨們的照顧,原本內(nèi)向又有點自卑的小圣朋漸漸開朗起來,和同學們的交流也越來越多。“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啊。他很懂事,而且也要強。”劉倫杰說,這兩年來,小圣朋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好,各個方面也都積極發(fā)展,成了班里的尖子生。兩年多的相處,也讓小圣鵬和劉倫杰產(chǎn)生了深厚的感情。最讓劉倫杰感動的是,今年父親節(jié)的時候,小圣朋用畫筆描繪出了自己和“校車爸爸”相處的點滴,親手送給了劉倫杰。
“童心驛站”幫扶100多個貧困學生 劉倫杰所在的交運溫馨校車公司還專門針對貧困學生成立了“童心驛站”。“校車駕駛員、隨車照管員在與一些特殊困難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他們因為自身成長背景、家庭貧困等原因,常常會遭到同班或同車學生的取笑和排擠,正處于青春期的少年兒童的自尊心特別容易受到傷害。”溫馨校車公司黨委書記賀業(yè)榮說,建立“童心驛站”能讓這些特殊困難學生在乘車過程中感受到來自隨車照管員、同車學生的細微關(guān)心和照顧,使他們身心都能健康發(fā)展。溫馨校車不但在經(jīng)濟上、生活上、學習上對他們特別照顧,還將著重在心理上關(guān)注和撫慰這些孩子,使他們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據(jù)了解,交運溫馨校車愛心助學基金自啟用以來,共幫助和扶持了家庭特殊困難學生100余人,幫助墊付乘車費用2萬余元。
[編輯: 張珍珍]
相關(guān)專題:
行進青島 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