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對華出口原油價格偏高?
外交部:此為不實報道 據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澄清了關于俄羅斯對華出口原油價格高于同期國際油價的不實報道,表示中俄長期原油貿易合作是互利雙贏的。
有記者問,有報道稱,11月俄羅斯對華出口原油價格要高出同期國際油價,中國因此成為這輪全球油價波動的最大輸家。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華春瑩說:“據我了解,根據雙方簽署的相關合作協議,原油貿易價格公式是與國際油價掛鉤的,也是隨著國際油價走勢波動的。你所說的俄羅斯對華出口原油價格與事實不符。”
她表示,中俄是全面戰略協作伙伴,能源合作是雙方務實合作的重點領域。中國政府支持雙方企業進一步擴大和深化油氣等能源領域的互利合作。
中國能否打贏石油“價格戰” 國際石油市場風云再起。今年6月以來,國際原油價格一瀉千里,已近“腰斬”。一場石油價格“戰爭”已經打響,中國能否成為贏家?
油價“腰斬”是否陰謀?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國家。”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關于此輪油價下跌原因的種種討論中,陰謀論猜測逐漸上升 。是美國聯合沙特打壓俄羅斯,還是沙特意圖擠出成本更高的美國頁巖油,抑或某些國家在打擊中國蓬勃興起的新能源產業?
“陰謀論的說法尚缺乏證據支撐,甚至相互矛盾。這其中忽略了全球石油供需格局的根本變化。”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室主任牛犁說,從需求面看,全球經濟復蘇低于預期,我國經濟增速放緩,經濟變革中的我國能源依賴度正在減弱。
沙特石油和礦產資源大臣納伊米近日再次否定“陰謀”論。他表示,OPEC以外產油國的不配合,加上不正確信息的傳播和投機商的貪婪,對油價下跌推波助瀾。“供大于求下,即使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限產,也會有新的石油供應補充上來。”牛犁說,沙特已拋棄了限產保價的傳統戰略,取而代之的是不惜一切代價捍衛市場份額。
“上半年的高油價并不正常,下半年是對供需反轉以來國際油價持續高位的補跌。”中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首席專家舒朝霞說,石油兼具政治金融屬性。下半年以來,美元走強,地緣政治趨于穩定,基金大量減持多頭頭寸,加劇了油價的下跌。
油價的“底”在哪里? “上周還感覺突破每桶50美元有難度,現在覺得可能性很大了。”一位多年從事油價研究的人士說。“除非我國經濟好轉跡象明顯,否則進入明年1月份石油需求淡季,國際油價突破每桶50美元、下沖40美元也不是沒有可能。”舒朝霞說。
國際油價的持續震蕩給各國政府均帶來較大不確定性。俄羅斯、委內瑞拉 、伊朗等財政收入嚴重依賴石油出口的國家經濟和政治風險都在上升。而以我國為代表的主要石油進口國則大幅降低原油進口成本,短期內贏來利好。
2004年,國際油價首次突破每桶50美元,開啟了10年左右的高油價時代。此輪油價暴跌,其背景是北美頁巖油氣“革命”后的全球石油供需格局轉變,以及金融危機后國際經濟格局的重構。油價的平衡點在哪里?或將成為國際經濟格局重塑中不可忽略的因素。
我國能否成為贏家? 油價大跌顯著降低了我國的用油成本,也是我國增加石油進口和加快儲備建設的好時機。數據顯示,11月俄羅斯對華原油出口同比增長65%,我國從伊朗進口原油比10月大增五成。但有無足夠的儲備庫容和對油價走勢的精準判斷,無疑是制約因素。
油價下跌也為我國能源企業走出去和引進資源提供良機。2009年,借油價大跌之際,我國與俄羅斯等資源國簽署一系列油氣合作協議,我國石油企業海外并購也大手筆不斷。“油價下跌為資源并購提供了機會,但近年來我國企業海外并購資源面臨的稅收法律風險不斷上升,需謹慎從事。”舒朝霞說。
從中長期看,油價下跌對于我國正加快推進的產業結構調整以及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卻不算利好。油價跌跌不休已使煤制油等煤化工行業步入“寒冬”。牛犁說,過低的油價無疑會打擊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等產業前景,抑制研發投入;成本降低也讓一些落后產能有了喘息的機會。據新華社
■相關新聞
島城機動車增至203萬輛
新能源汽車受寵,掛牌的特斯拉已不下10輛 半島都市報12月26日訊(記者 李保光) 記者從車管部門獲悉,截至目前,島城機動車保有量為203.4萬輛,其中汽車為172.3萬輛,私家車為144.8萬輛,汽車同比增長13.81% ,私家車同比增長16.74%。
跟往年相比,私家車和汽車增長速度有所放緩。市車管所業務一科科長呂毅介紹,經過前幾年的爆發式增長之后,近幾年來,島城機動車進入一個平穩增長期,“一方面,大部分市民已經買了私家車;另一方面,很多市民購車前都會算一筆經濟賬。”
在二手車方面,根據統計,島城2010年二手車交易量為6.8萬輛,2011年是7.5萬輛,2012年是8.5萬輛,2013年是10.3萬輛,而今年的交易量再創歷史新高,達到了11.77萬輛。
此外,今年以來,受國家政策影響,島城的新能源汽車出現了明顯增長。“去年時,只有幾輛比亞迪掛過牌,而今年以來,在車管所掛牌的特斯拉不下10輛。”呂毅分析,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主要還是看國家政策。“新能源汽車具有環保、節能等優點,但是目前購車成本太高,而且充電設施尚不完備。”呂毅分析,今后幾年,島城新增車輛仍將以汽油車為主。如果國家能加大補貼力度,同時大規模建設充電樁,下一步新能源汽車可能會出現大幅增長趨勢。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