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都市報12月11日訊(記者 王愛科 張濤) “家門口有了汽車
充電樁,以后出行就方便多了。”12月11日,
城陽區引進并先期安裝的25個充電樁正式啟用,將為全區市民提供汽車充電服務,總投資約90余萬元。
11日上午11時許,記者來到城陽區行政中心停車場,一場新能源汽車試駕及汽車群智能充電樁試用體驗活動正在進行,吸引了不少市民參加。記者在現場看到,停車場部分停車位的尾端安裝了一個綠色的金屬小盒子。據介紹,這是車擋式充電終端,與傳統的充電樁不同,這些充電終端取消了“高大”的充電樁,充電槍和電線全部內置在盒子內,并設置了自動回彈裝置,外觀無任何電源接口,無需占用停車面積,既避免碰撞又防止碾壓。
“市民在充電時,只需打開金屬盒子,拿出一個類似油槍的充電插頭,插到一臺電動車的充電口開始充電;汽車接入充電槍之后,通過手機掃描終端上的二維碼,能夠顯示電價等信息,確認后可立即充電。”活動現場,工作人員向記者演示如何使用這套系統。
據介紹,這些充電樁是由青島特銳德汽車充電有限公司免費安裝,首期在城陽區行政中心停車場安裝25個,其中包括21個慢充電樁,充電時間為5~8小時 ,4個快充電樁,充電時間為40分鐘。“這些充電終端屬于慢充終端,在未來充電系統配備的手機APP上,還可以查詢、導航附近可用充電站、汽車充電狀態,并可實現預約充電時間、充電度數,利用低谷電充電等功能。”青島特銳德汽車充電有限公司營銷經理李景峰表示,活動當天公司還專門開過來特斯拉等品牌的電動汽車,方便市民進一步了解電動汽車以及充電樁的使用。
據城陽區機關事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充電樁總投資約90余萬元。新建的汽車充電樁與原有的停車位結合在一起,無多余占地,無電插頭,不怕碰撞,安全系數較高,符合國標的所有電動車都可使用 ,用戶可通過刷卡或手機APP支付充電費用,甚至可以用手機預約充電點。據了解,后期 ,城陽還將在商場、學校、公園周邊陸續安裝充電樁,在2~3年內保證充電接口與新能源汽車數量比例不低于1:1 。
目前,新能源汽車“叫好不叫座”的重要原因是充電難。為了破除新能源汽車推廣瓶頸,倡導綠色出行,青島特銳德大力推進充電終端建設,充電網絡規劃布局采用點、線、面相結合的方式。從全市范圍來看,目前特銳德已經建設完成青島大學、薛家島安子碼頭、海克斯康、農業銀行嶗山支行、交運首佳二手車交易市場、特銳德、紫荊苑賓館、城陽區政府、青島海慈醫院等6個充電站;高新區管委會、盤谷創客空間、魯商藍岸麗舍等3個項目正在施工過程中;與市北區家庭就業創業服務廣場等20多個項目達成安裝意向。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