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郭元鵬 花費數萬元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但出租證書一年即可收回成本;通過網絡為持證人與企業牽線并從中分一杯羹;企業為獲資質拿工程,每年支付百萬元掛證費用……記者調查發現,職業證書“掛靠”背后有著一條完整的利益鏈條,這是“考證熱”的一個原因。 “證書吃空餉”已經形成了一個利益鏈條:持有證書的人在獲得好處,中介組織在獲得好處。這些人員確實是在違法違規吃肉喝湯。但是,這些在“證書吃空餉”鏈條上的人手里也僅僅是拿著一個“碗”。這些“碗”里的肉何來?其實,在這些“碗”的背后還有一個更大的“鍋”,這些“碗”里的肉是從“鍋”里盛出來的。
誰是這背后的“鍋”呢?這個“鍋”就是違法企業,是他們在弄虛作假,他們的人員沒有任何資質,而他們卻借助這些資格證書在實施作業。他們打造了這利益的“鍋”。真正在“鍋”里撈取利益的人正是這些企業。查處這類現象,需要我們打破利益鏈條上的“碗”,更為重要的則是去砸爛背后的“鍋”。沒有利益的“鍋”,也就不會有這一只只伸出來的“碗”。
這些企業緣何會租賃資格證書?這實際上還是資格證書可以讓他們獲取更大的利益。表面上看,這些企業租賃證書付出了好幾萬元,而他們拿到手的工程動不動就是幾千萬元。這就需要嚴格管理這些企業,不給企業留下租賃證書的漏洞。
這一“鍋”利益大餐僅僅有一口“鍋”還是不夠的,還有為了利益忘記了職責的“廚師”。在違法企業獲取工程的時候,首先需要檢驗他們的資格證書。試問,拿著租賃來的資格證書的企業是如何躲過監管部門的火眼金睛的?這就是監管部門的人員也跟著吃肉喝湯的原因。這牽涉的還是對監管部門的責任追究問題。沒有了對問題工程的倒查責任追究,也就會有獲得“金獎”的劣質工程了。
工程的好壞和有沒有資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當施工企業可以拿著租賃來的證書獲得工程的時候,當偽劣工程還可以拿到“金獎”的時候,當出了問題還有人撐起“保護傘”的時候,誰愿意拿出更多的錢去聘請有資質證書的人員?聘用工作人員的支出遠比一本證書的費用要高得多。
我們不能只是看到“證書吃空餉”的“碗”,還要看看這些“碗”里的肉是從哪里盛出來的?更要看看利益“鍋”里的大餐是誰烹制的?(作者系時評人)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