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看著進入深秋,天氣也越來越涼,發熱、頭痛、干咳少痰、咽干口燥、大便干結等癥狀接踵而來?!按荷拈L秋收冬藏,氣之常也,人亦應之”,秋季養生十分關鍵。
城陽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郭桂珍說,秋季養生當以“防秋燥,護陰津”為主,飲食上可適當多吃點白蘿卜、梨、藕等食物。
秋燥這些癥狀最常見
秋天氣溫開始降低,雨量減少,空氣濕度相對降低,氣候偏干燥。燥為秋季之主氣。肺主皮毛,開竅于鼻,加上肺居上焦,喜濕惡燥,不耐寒熱,又有“嬌臟”之稱,故很容易被秋燥所傷,就會出現口、鼻、咽干燥、干咳、皮膚干燥等常見癥狀?!霸铩痹谥嗅t又被稱為燥邪,有溫燥與涼燥之分。溫燥屬于在秋天初期所感受到的燥邪,往往帶有夏的余熱,是干燥中帶有熱的感覺,表現為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干咳少痰、咽干口燥、小便量少、大便干結等。對于溫燥,養生原則要以清熱滋潤為主 。而涼燥則帶有晚秋的寒氣,表現為微有發熱、鼻塞流涕、咽癢咳嗽、頭微痛等癥狀。對于涼燥,養生原則要以滋陰潤燥為主。秋分可以算是溫燥和涼燥的轉折點 ,秋分過后涼意開始顯現,此時,溫燥慢慢向涼燥過度,因此潤燥的側重也應該有所改變。
城陽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郭桂珍說,秋燥的癥狀主要分為四類,皮膚上表現在皮膚毛發的干燥、瘙癢、脫屑甚至皸裂;呼吸系統表現為口干、鼻燥、咽干、咽癢、咳嗽、喘;消化系統表現為惡心、嘔吐、納呆、便秘;泌尿系統表現為尿少,色黃。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秋燥的癥狀,可能有些人反應輕,有些反應明顯。易感秋燥的人群有老年人、兒童、還有長期疲勞、生活不規律等所致的亞健康狀態及陰虛體質者,這些人由于抵抗力低下,對季節變化的適應能力弱,因此容易被秋季的燥邪所傷。這些都可以通過飲食、生活起居來調理。
多來點白蘿卜、梨、藕
郭主任說,秋季養生當以“防秋燥,護陰津”為主,食補有很重要的作用,可適當多吃點白蘿卜、梨、藕。中醫講白蘿卜味辛甘,性涼,有理氣消食、潤肺化痰,解毒生津、和中止咳,利大小便的作用。蘿卜皮有理氣、化痰、止咳作用,含芥辣素,可以消炎殺菌。蘿卜根也是一種中藥材,可以入藥,選取白蘿卜根三大片、白菜根一個、香菜根兩個、帶須蔥白兩根、帶皮的生姜30克、紅糖20克,糖尿病患者去紅糖,熬制的五根湯有發散風寒作用。
“還可用梨熬制養生羹——潤燥五白羹,取雪梨50克、銀耳30克、百合30克、川貝粉5克、冰糖10克一同熬制,適合秋季潤肺,又有一定的止咳化痰的效果,注意梨不要去皮,洗干凈,切好了放鍋里小火慢燉半小時即可,梨皮的潤肺止咳作用要優于梨的果肉?!惫魅握f。
另外,藕味甘、性寒,入心 、脾、胃經。具有養陰、生津、涼血、健脾、開胃、止瀉的功效。平時可以加醋,蜂蜜涼拌吃,或清炒,或燉湯,脾胃虛弱的可以選擇清炒或燉湯。“秋天要吃一些
養陰潤燥的食品,我們可以把它分成四類,第一糧食類,如黑米、糯米、黑豆、花生等;第二蔬菜類,如山藥、冬瓜、蘿卜、藕、茄子 、綠葉菜等;第三肉類,瘦肉、鴨肉;第四水果類,蘋果、香蕉、梨、葡萄、柚子等?!惫魅握f。
運動要以“靜”為主
“早秋的時候適當凍一凍,讓身體逐漸適應這種寒冷,增強抗病能力,但是在深秋這個季節就要注意保暖了,要防止風寒感冒及一些關節疾患,尤其是老年人及體質虛弱者?!惫魅握f,到了秋冬時節,要注意對陽氣的收與藏。秋冬這個時候陽氣收斂,中醫講天人相應的,人體的陽氣也開始收斂,所以運動要注意以靜為主,不宜做過多劇烈的、發汗的運動,可以適當進行一些比較靜的鍛煉。比如對老年人而言打打太極、跳跳舞、散散步等都是十分可取的運動方式。年輕人運動量也不要太大,運動后自我感覺身上潮乎乎的有點熱了,微微出汗,這個運動量就夠了,不要過于勞累,過勞則耗氣,什么事情都要適度。
此外,秋天容易肺燥,也就會連帶著腸燥,容易出現便秘的情況。支溝穴是治療便秘的經驗穴,還可按摩緩解腹痛、嘔吐、咽喉腫痛等癥。支溝穴位于人體前臂背側,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便秘者每天清晨排便前,用拇指分別按壓雙側支溝穴,由輕到重,按摩指壓處有酸麻脹痛感,每次按摩10~15分鐘,一般10次為一療程。
本周六電視播出此節目
周六晚上,由城陽人民醫院和城陽電視臺聯合打造的《健康面對面》欄目將播出有關秋季中醫養生的節目。播出時間為11月1日(周六)QTV-城陽 20:15;11月2日(周日)QTV-城陽12:25,并陸續在SD-城陽頻道播出。 文/圖 張彤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