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從高處下來,但又無路可走,怎么辦?起火如何快速、安全地逃離現場?10月26日上午,市安全生產治理指揮部和市北區安監局在臺東三路步行街現場開展了一次應急安全知識宣傳培訓。市北區安監局決定要與青島天使應急救援中心簽訂協議,和市北區團委一起,面向全區居民、學校開展培訓,爭取讓大多數居民都學會這些應急招數。
住在3樓的一戶居民家中起火了,火勢已經蔓延開來,從正門出去已經不可能了,而且現場煙霧很大,等待救援很可能時間上也來不及,這個時候,如果懂得一些結繩自救的知識,可能就會多一些生存機會。
這時就要迅速找來繩子,如果繩子不行,結實的床單、被套等可以打結并受力下滑的東西都可以。市北區合肥路街道安監科負責人給記者提供了幾種最基本、最常用的打結方法。
谷科長介紹,一個是串單結,這種繩結能一次性快速完成結結過程,但要注意掌握結距勻稱。還有一種最古老、最實用、最通行的基本結叫平結,常用于連接一條繩的兩頭,多做終結用。在打平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打成假平結,谷科長說,假平結的形狀與平結相似,兩者唯一的區別在于平結的繩頭在同一邊,假平結的繩頭則在結身兩側。要是在從高處逃生時,用于連接兩條繩子的結打成了假平結,人就可能因為結散而跌落受傷。
市北區安監局工作人員介紹,當發生火災時,如果發生火勢并不大,且尚未對人造成很大威脅時,當周圍有足夠的消防器材,如滅火器、消防栓等 ,應盡力將小火控制、撲滅;千萬不要驚慌失措亂叫亂竄,置小火于不顧而釀成大災。
如果面對的是濃煙和烈火,首先要強令自己保持鎮靜,迅速判斷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決定逃生的辦法,盡快撤離險地。千萬不要盲目地跟從人流相互擁擠、亂沖亂竄。撤離時要注意,朝明亮處或外面空曠地方跑,要盡量往樓層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煙火封阻,則應背向煙火方向跑,通過陽臺、氣窗、天臺等往室外逃生。從樓上往下走時,要用濕毛巾掩住口鼻,弓著身子,降低被濃煙嗆倒的幾率,冷靜、快速地逃離火災現場。
要是現場有突發事故,有人暈倒了,心跳、呼吸停止,需要馬上對其進行
心肺復蘇。這時就需要救援者懂得心肺復蘇的方法。確認環境安全、判斷患者的意識狀態和循環、呼吸狀況以后,呼叫人員幫忙撥打120急救電話,同時擺正患者的體位,確保患者的頭、頸、軀干及下肢在同一直線,雙上肢置于軀干的兩側,同時暴露胸壁,對其實施胸外心臟按壓。用一手掌根對準患者的雙側乳頭連線的中點或胸部的中央,另一手掌重疊,雙手手指相互交叉扣起,不接觸胸壁,同時保證腕、肘、肩三關節垂直于按壓部位,以髖關節作為支點,用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壓。用力快速、有節奏、不間斷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鐘,深度至少5厘米。注意按壓與放松的時間比是1:1,按壓時手掌掌根不能離開按壓部位,并保證胸部充分回彈。按壓與人工呼吸的次數比是30:2。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郝春梅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