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馬云(左一)和哥哥妹妹在西湖邊
少年時期的馬云
老同桌憶馬云趣事: 高考連考3次第1次數學僅1分 9月25日傍晚,一位同事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消息:“我們樓下報刊亭那個小老板,是馬云的同班同學!”杭州高架橋下天水橋路邊,立著個小小的報刊亭,大樓里很多同事都是???。那位同事隨手翻看最新一期《三聯生活周刊》,封面故事是即將在美上市的阿里巴巴以及馬云的創業往事。這時報刊亭小老板(我們熟悉的都叫他濮師傅)看似漫不經心隨口蕩出一句,“現在馬云是中國首富,當年我跟他還是同班同學……”
兩人都生于1964年,馬云是9月10日,濮師傅是11月17日。他倆今年都50周歲。
回憶起三十多年前那段同桌的日子,濮師傅說他腦子里能留下的印象已經很模糊了,唯一能記起的是馬云英語特別好,星期天喜歡去西湖邊找老外聊天 。濮師傅說,其實那時候自己英語也算不錯的,當然和馬云不能比。馬云一家住在皇親苑,自己到他家去過幾次,他爸好像是曲藝團的,他上面有個哥下面有個妹。后來天水中學沒了,兩人分別去了不同學校,后來在延安中學又遇上,同一年級,但不同班,經常見面但很少說得上話,留在腦海的印象幾乎沒有。
真正分開是1982年高中畢業。
那時能考上大學的鳳毛麟角,絕大多數同學一畢業就找單位上班。馬云當年高考落榜,數學只考了1分,后來一邊打工一邊補習,考到第三年才總算考上杭師院。濮師傅報考過幾家國營單位,因為視力不行沒被錄取,后來在武林廣場(那時叫紅太陽廣場)邊擺了個攤,做起生意,后來學過駕駛,當過洗紗工,管過倉庫……馬云大學畢業去了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當了英語老師。
1995年6月,這兩個同為31歲的男人先后找到人生的新起點。濮師傅進入杭州一家本土食品企業當銷售員,這家公司后來業務蒸蒸日上,拳頭產品就是大名鼎鼎的“長鼻王”。那一年馬云第一次去了美國,第一次見識互聯網,從此認準方向 ,披荊斬棘義無反顧。
12年后,濮師傅因為對公司新管理層不滿而辭職,40出頭又開始在社會上打零工。那一年11月,他的同桌帶領阿里巴巴B2B在中國香港證交所上市,募集資金14.9億美元,創下中國互聯網公司融資之最。
2009年,濮師傅參加過一次同學會 ,在柳浪聞鶯一間茶室,那天去了30多個同學。濮師傅那時還在打零工,覺得自己“混得不行”而始終窩在角落里不太吭聲。其實大可不必,他的同學大多和他差不太多,上班掙錢,做一份平凡工作,靠辛勤養家糊口。
大家都覺得,他們那屆學生里出了兩個“名人”:一個是馬云,互聯網巨頭,世界級大企業家。另一個是孔勝東,28路公交車司機,全國勞模,每周六晚百井坊巷的義務修車攤在杭州無人不知。
馬云在紐交所上市敲鐘那一霎,他的初一同桌濮師傅的報亭已經收攤了吧,他的初二同學孔勝東應該騎著電瓶車剛剛到家吧。他倆跟記者講到這位老同桌老同學時,表情和語氣都相當平靜。
濮師傅說,他也知道,這位同桌早已和他不是一個階層的人了,“各人都有各人的日子要過”。而孔勝東覺得,不管首富還是平民,關鍵是心態要好。
“公交車有起點有終點,但是對我來說,為人民服務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對他(馬云)來講也是一樣,美國上市也不是他的終點,是一個新的起點……”據《都市快報》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