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省扶貧開發的主戰場,
菏澤正迎來扶貧攻堅戰的又一個階段性成果:今年將有30萬
貧困人口走上脫貧致富路。菏澤貧困人口占全省近20%,通過扶貧開發,全市貧困人口已從2011年的152萬人減至去年底的80萬人。
去年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菏澤時明確提出,要堅決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不斷改善貧困人口生活。“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必須創新體制機制,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才能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更有效地動員社會力量,構建起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的大扶貧開發格局。”菏澤市委書記于曉明說。
產業扶貧——
變“輸血”為“造血” 8月23日傍晚,巨野縣章縫鎮前倉集村的葡萄園里,70歲的村民姜益賢正帶著兩個兒子,拾掇自家的4畝葡萄。“去年才種上,沒想到今年能落果??偣彩樟?000來斤,明年能收8000多斤。這‘扶貧葡萄’是種對了。”姜益賢笑著說。
章縫鎮副鎮長車存業告訴記者,前倉集村前年被確定為省重點貧困村,去年上面劃撥了30萬元的專項扶貧資金。這錢怎么花?鎮村沒有“拍腦袋”,而是向市場尋找長法子。通過調研發現,僅巨野對優質葡萄的需求規模就有4000畝到5000畝,而目前種植面積不足千畝。巨大的市場供需差讓他們拿定主意:種植葡萄,以產業帶動農民脫貧。
扶貧先扶志。在介紹項目之后,讓全村貧困戶“用腳投票”,自愿種植,村委幫助協調土地流轉,最終確定了43戶種植戶。百畝葡萄明年就將進入豐產期,像姜益賢這樣的貧困種植戶,每畝銷售收入可達2萬元。
依托政府財政扶持,充分發揮專項扶貧資金的“酵母引子”作用,重點發展特色產業,讓貧困戶走上依托市場的脫貧致富路,是菏澤市扶貧開發的一大特色?!昂蕽梢呀浉鎰e了以往那種就貧扶貧、一錘子買賣式的扶貧模式,轉而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的雙重作用,變‘輸血’為‘造血’,給貧困戶脫貧致富的路子和本事。”菏澤市扶貧辦副主任王思元說。
充分發揮部門職能,廣泛調動全社會積極性,開展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是菏澤的又一舉措。據介紹,到去年底,省有關部門和市所有部門共向省、市重點貧困村投入資金10億多元。同時,市人大、工商聯等協調幫扶資金過億元,受益貧困群眾約10萬人。
滾動扶貧——
放大扶貧資金“紅利” 扶貧資金怎樣用,菏澤還有妙招。他們用這筆錢創造性開展“脫貧資金互助”試點,讓資金滾動膨脹,放大“紅利”。
鄄城縣董口鎮胡廟村,有種植金銀花的傳統,但由于缺乏資金,種植戶始終處于“小打小鬧”的狀態。2008年15萬元扶貧資金到位后,縣里動員村里,用這些錢做“本”,成立扶貧資金互助社,鼓勵貧困戶入社借資發展項目。
入社也有條件:入股方能入社借資。村里進行調查公示,中等貧困戶實行配股,自己出500元入股,互助社配給500元;好一些的貧困戶自掏1000元入股;有致富愿望的極端貧困戶免費贈股。貧困戶從互助社借款半年或一年后歸還本息。村會計周訓良告訴記者,目前互助社社員已達120戶,資金總量27.2萬元,累計借款167萬余元。
在菏澤全市,已有8個縣的148個貧困村中開展了互助資金試點,到2013年底,互助資金總量達3318.8萬元,其中財政扶貧資金3116萬元,群眾自籌202.8萬元。
放大資金紅利,“放母還羔”也是菏澤獨具特點的嘗試。
牡丹區馬嶺崗鎮西段村村支書段軍華說,去年村委會利用扶貧資金購買了213頭小尾寒羊種母羊,提供給71個貧困戶,村里負責技術及培訓,貧困戶交納1000元押金后負責飼養,不準賣掉,種母羊產仔后六個月,留下羊羔,上交母羊,以供下一戶繼續參與養殖,押金原數返還。如今,該方法已經在全區推廣。
“無論是資金互助社,還是‘放母還羔’,都是為了解決扶貧整村推進投入少、到戶項目難以覆蓋大多數貧困群眾的現實問題,使更多貧困群眾得到扶持,也實現了扶貧資金循環利用和效益最大化?!笔蟹鲐氜k相關負責人說。
精準扶貧——
從“漫灌”到“滴灌” “扶貧開發已進入深水區,扶貧對象容易脫貧的大都實現了脫貧,剩下的脫貧都不容易?!焙蕽墒形睍?、市長孫愛軍說,這些扶貧對象所在地大多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嚴重滯后,常規手段往往效果有限,必須在具體的扶貧措施制定、資金投入上精準到位,改“漫灌”為“滴灌”,做到“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
以前,市里掌握的扶貧情況是在墻上掛著的“全市貧困情況表”。而現在,則是把精準識別出來的貧困人口、貧困戶、貧困村進行建檔立卡和數據錄入,形成“電子扶貧地圖”?!暗侥甑?所有的貧困戶都有一個電子信息檔案,在電腦上一點,哪個村、貧困情況、致貧原因和幫扶措施清清楚楚?!焙蕽墒形睍浗饩S俊說。
鄄城縣臨卜鎮戶屯邵先軍家境貧困,村里別人家搞木材加工他沒能力參與,但他以前有養豬的經驗,村扶貧互助社就給他借款五千元,購買了三頭母豬,后來還代銷飼料,并購買了粉碎機?,F在邵先軍本人有母豬九頭,育肥豬30多頭,還帶動全村十三戶農民養豬,徹底擺脫了貧困。
要做到有效扶貧,精準扶貧是關鍵,精準識別是基礎?!稗r村貧困戶摸底調查是個細活,得一戶一戶逐一排查。”牡丹區何樓街道辦事處主任張海昌說。他們給每個村每個村民都發放了明白紙,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人、表不漏項、項不出錯”,符合條件的一個不能少,不符合條件的堅決剔除,以保證政策和資源能夠真正向貧困戶傾斜。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