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9月19日訊(記者 朱薪雨 實習生 欒英杰) 四年前,陜西省鎮巴縣23歲的小馬跟隨一位同鄉的包工頭來青島打工時,不幸從工地6米高的鋼管架上摔下,頭部受重傷。但因沒和任何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所以難以鑒定
工傷,也難以確定該由誰負責。經過四年的訴訟和勞動仲裁,小馬的傷情鑒定為工傷,七級傷殘,市中院也確定了小馬和勞務承包公司的勞動關系。近日,在市北區勞動仲裁院的調解下,勞務承包公司當場支付給小馬
賠償金16.5萬元。
“根據以往的經驗,出現了工傷、欠薪,如果勞務單位不愿意承擔責任,所有的司法程序走下來大約要等7年,但是考慮到小馬喪失了部分勞動能力,生活現狀比較差,我們先調解,降低他們的維權成本。”負責辦理此案的市北區勞動仲裁院仲裁一庭庭長江謙介紹,根據法律規定,估算小馬應該得到17萬元的賠償。記者了解到,上個月完成了調解,勞務承包公司也湊齊了16.5萬元的賠償金,在仲裁庭內當場交給了小馬。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