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9月8日訊(記者 朱薪雨) 初見
劉光堯,外表溫文爾雅,穿著時尚得體,說話字正腔圓,很難相信他已經是一名48歲的老教師了。從教28年了,一直耕耘在教學第一線,擔任班主任24年,作為青島市59中的生物老師,他獲得過全國優秀科技教師、齊魯名師等榮譽稱號,今年,他組建了名師工作室,作為島城生物學科的帶頭人,他現在教學、育人、培訓多管齊下。7日,記者走近這位老師,在眾多榮譽光環下,還原一個認真、踏實、負責的老教師。
“我當了24年的班主任了,今年又重新帶了初一,孩子們不管以前表現如何,到了初一全部清零,他們像一張白紙,我想用這三年的時間,讓他們盡情描繪自己的初中生活。”對所有孩子一視同仁,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是劉光堯的教育準則。
劉光堯說,他教過一名學生沉迷于游戲甚至不愿意上課了,產生強烈的厭學情緒。當劉光堯并沒有放棄孩子,他循循善誘,來感化學生、鼓勵學生,最終那名學生回歸到了學習生活的正軌。“允許所有的學生犯錯,犯錯沒關系,但是老師要讓學生感受到關心和幫助,讓學生知道老師一直站在你身邊不會放棄你。長久下來,孩子肯定會再次融入到班級中去。”
很多班主任接管班級之后,最頭疼的就是學生隨手亂扔垃圾。劉光堯在家訪時發現一個現象,很多孩子在家里都很講衛生,因為那是“家”。“當時那句話給我觸動很大,我就想,難道班級不能建成家嗎?”于是,在實踐的探索中,他總結出班級建設三部曲:班級是我“家”,我愛我“家”,我是“家”的主人。“54個孩子都是家庭成員,既然是在家,就會有全家福,我讓孩子們都把自己的照片貼到墻上,從氛圍就拉近了。”劉光堯說,自此孩子們都愛護這個“大家庭”,以身作則維護環境。
“我喜歡扎根課堂的原因是覺得自己離不開講臺,我希望能在教學方法上面一直有研究,希望我的課堂能帶有自己的風格、情感在里面。”在教學方面,劉光堯喜歡運用師生情緒調動課堂氛圍,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劉光堯的生物課上,學生可以欣賞到好萊塢大片,也可以看小品、聽音樂等。“比如說我會運用一些小片段進行教學,比如在講基因、遺傳的時候,我插進一段視頻,李玉剛的《新貴妃醉酒》,讓學生聞其聲看其畫面,證明只有染色體才能判斷性別。”學生們被新穎的教學手法所吸引,也很快進入了狀態,融入到課堂中。“我追求的就是一個集‘編、導、演’于一身的教學藝術家,在教學中融入我的風格,我會不懈地追求下去,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劉光堯說。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