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I提供的安卓手機隱私調查數據。
有外國黑客非法竊取了眾多全球當紅女星的裸照,繼而在網絡論壇發布。“
好萊塢艷照門”事件將蘋果手機iCloud云端技術乃至智能手機的隱私安全問題提高到風口浪尖。9月2日,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發布手機隱私安全報告,數據顯示92.8%的手機用戶在手機中存放隱私,越來越多的個人隱私從手機泄露,隱私安全狀況堪憂。記者采訪多名業內專家,詳解如何保護手機隱私。
iCloud引爆“好萊塢艷照門” 2011年,蘋果創始人喬布斯親自宣布iCloud技術將應用在蘋果設備中,免費的空間、隨時隨地的共享信息,讓所有人對這項新技術充滿期待。然而喬布斯當時肯定不會想到,3年后,正是這項技術讓眾多好萊塢女星陷入尷尬困境。
9月1日,眾多美國大腕女星的裸照接連曝光,有消息稱原因是有黑客攻擊了多個iCloud賬號所致。目前仍不清楚黑客如何侵入iCloud存儲服務獲取名人的不雅照片,但iCloud的安全性遭到了輿論的廣泛質疑。
“這件事對普通智能手機用戶也有很好警示作用。”9月3日下午,記者采訪知名電信專家項立剛。他表示,很多人迷信蘋果手機安全,但好萊塢艷照門事件告訴所有手機用戶,只要放松警惕,任何手機都可能出現安全問題。“對于黑客來說,任何網絡上的屏障都不是屏障,只要他想侵入,總有辦法辦到。”
“照片泄露的根本原因或在于云服務的賬號被盜。”360安全專家向記者表示 ,黑客可以利用“撞庫”等方式進行盜號,此外服務提供商的用戶數據庫泄露也可能導致所有用戶都面臨盜號風險。
其實,蘋果獨有的iOS系統此前曾被曝涉及多個“后門”,存在被黑客攻破的隱患。就在8月中旬,蘋果還針對中國用戶的數據從國外轉存至中國電信云存儲發表聲明稱,云端服務商要加強數據中心的網絡安全防護,及時修補漏洞,防止黑客入侵和撞庫等盜號攻擊。
超9成用戶手機里存隱私 “好萊塢艷照門”事件持續發酵,整個智能手機的隱私安全問題也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9月2日晚,記者從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拿到新鮮出爐的《2014年上半年Android手機隱私安全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數據顯示 ,92.8%用戶習慣將隱私存儲至智能手機中,74.1%存至臺式機或筆記本,U盤 、移動硬盤 、平板電腦存儲的隱私數據分別占到44.2% 、30.7% 、28.3%。智能手機已成為承載人們隱私最多的載體。在安卓手機用戶中,安裝了手機安全軟件的用戶已高達88.1% ,但其中近50%的用戶從未使用過安全軟件的“隱私保護”和“隱私行為監控”功能保護隱私,用戶的隱私保護習慣亟須培養。智能手機給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便捷,然而手機里海量的應用卻無時不刻不在覬覦這些隱私。DCCI聯合360手機衛士通過對1200個APP檢測發現:92%的安卓應用獲取了隱私權限。多數安卓應用獲取隱私權限具有合理性,這些應用需要獲取隱私權限才能正常使用。
隱私權限越軌行為指移動應用在自身功能不必需的情況下獲取隱私權限的行為。某些正版軟件或惡意軟件有意無意地獲取了和軟件自身功能不相關的權限,造成對隱私權限的“越軌”獲取,可能會帶來隱私竊取、惡意扣費、資費消耗、流量消耗等安全問題。而隱私泄露是騷擾電話、垃圾短信、電話或網絡詐騙等危害的源頭。
隱私慎傳云空間 360手機安全專家朱翼鵬表示,隨著智能手機中的隱私數據越來越多,加上手機云端存儲功能的盛行,手機隱私安全變得十分嚴峻。對此,他建議智能手機用戶,個人私密照片、重要資料謹慎上傳備份至網絡空間。一是網上存儲空間供應商的服務器易遭遇黑客攻破;另外是用戶個人的賬號密碼易被盜取。重要賬號一定要單獨設置密碼,并定期更換密碼,避免使用他人設備登錄賬號。其次,不要隨意下載不明APP手機應用。收到陌生號碼的短信要慎重,不要輕易點擊其中的鏈接,不要輕易打開信息中的鏈接,上月初在全國范圍大規模傳播的“蝗蟲木馬”就是利用短信方式迅速蔓延。不要連入安全性未知或陌生的wifi網絡,這樣的行為也可被黑客利用。對于正處在風口浪尖的云存儲,項立剛表示,云存儲依然是手機存儲未來的發展方向,但用戶在使用云存儲時除了用公共云之外,最好配一個私人云。
記者 景毅
■鏈接 什么是“云”? “云”是指在大型共享的服務器上存儲數據,而不是存儲在用戶自己的硬盤。通過“云”存儲服務,用戶可以在任何有互聯網連接的地方,通過個人電腦、智能手機等終端在“云”端存入或讀取照片、視頻、文本等文件。
一些媒體報道稱,這次“艷照門”事件中,黑客進入到名為iCloud的蘋果公司云服務器。很多蘋果手機iPhone用戶使用iCloud備份照片及其他文件。一個結果是,一些女明星的私密照片被公開并通過社交媒體傳播。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