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資源處楊紅杰處長、新疆自治區發改委副主任楊伊波為聯盟揭牌。
東阿阿膠、玉昆侖、同仁堂、青島農大、新疆畜科院代表聯盟宣讀聯盟誓言。
新疆自治區畜牧廳黨組成員、新疆畜科院黨委書記何海源為聯盟專家委員會專家芒來、陸東林等頒發聘任證書。
為推進我國
驢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8月25日,山東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玉昆侖天然食品工程有限公司、青島農業大學、新疆畜科院等二十六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了“國家驢產業技術創新
戰略聯盟”。山東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秦玉峰被推選為聯盟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常信擔任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
驢產業是新興產業,是以飼養繁育為基礎的養殖業,以驢奶、驢肉、驢皮等畜產品加工為主要內容的傳統加工業。目前我國驢產業集中在新疆、甘肅、內蒙古、遼寧、山東等地,特別是新疆為養驢大區,養驢歷史悠久,驢種資源豐富,其中,喀什存欄量占新疆42%、全國的6.5%。
“驢產業是特色產業,但產業發展仍然停留在役用和以屠宰為手段的驢肉、驢皮的加工利用上,加之驢奶等高附加值產業還不成熟,致使驢存欄量逐年下滑。”內蒙古農業大學副校長、聯盟副主任委員芒來教授介紹。
“毛驢數量的下降直接導致了阿膠行業的原料瓶頸,”山東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聯盟理事長秦玉峰表示,“為推動阿膠行業的可持續發展,2002年以來,東阿阿膠在新疆、甘肅、山東等地建設養驢示范基地20個,建立了國家黑毛驢繁殖中心,存欄基礎母驢規模已達500頭。但是從長期來看,必須要不斷完善上游的產業鏈條,把驢當成藥材養,才能從根本上改變‘一張皮”拉動產業發展的現狀,大力開發驢奶、驢肉、驢尿、驢精液等具有藥用價值的產品,提高養驢效益。只有養驢的人多了,阿膠行業才能有充足的原料供應。”
芒來表示,“除了存欄量下降,驢產業還面臨著專業化研究不深入,產業化程度不高等問題。目前,驢業三大優勢支柱產業:肉驢、奶驢、膠驢,發展前景很好,但研究水平還在初級階段。此次成立的‘國家驢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目標之一就是圍繞驢產業技術創新的關鍵問題,積極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的合作研究與開發,突破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
據了解,聯盟在科技部門指導下,由從事驢的養殖、產品加工、生產、育種領域的主流企業、大學、科研機構自愿參加而組成。聯盟將圍繞驢產業發展,促進聯盟成員之間的資源、信息共享。聯盟成員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圍繞驢產業技術創新開展技術合作,提升聯盟成員的核心競爭力。“聯盟首批科研基金將達到1000萬元,并力促骨干企業調整產業政策向高新技術領域傾斜。”芒來說。
農業部資源保護處處長楊紅杰稱,整合國內資源和科技力量,成立跨區域國家驢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是順應國家產業政策調整、提升產業競爭的需要,將為驢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帶來機遇。“聯盟要在發揮區域資源優勢、產學研結合等方面實現突破。”
一百克驢奶中硒的含量是80是微克,是母乳的4倍,牛奶的8倍,遠遠高出世界長壽地區水中硒的含量。據核算,飼養一頭奶驢年可增加純收益6000元以上,是可以帶動農牧民發家致富的朝陽產業。以喀什為例,當地存欄量的30%用于生產驢奶,年可增加純收益6億元,能解決10萬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和困難群眾生活問題;如果生產的驢奶全部加工增值,其產品產值則超過40億元,是真正的“一頭毛驢就是一個小銀行”產業。
芒來告訴記者,“聯盟成立后,首個項目就是東阿阿膠和山東農業大學開展的“毛驢全基因測序”研究,作為國內外首次開展的毛驢基因組研究,將挖掘膠用驢的品系特點,提高產量,提升阿膠產業的附加值。”
“驢是全世界最好的藥材,東阿阿膠將在聯盟基礎上,深入開展毛驢科學研究,致力于將毛驢當成藥材養,通過開發包括驢肉、驢奶等驢產業下游產品等方式,完善產業鏈。也希望阿膠行業的其他企業加入到整個行列中,為整個阿膠行業的持續發展而努力。”秦玉峰表示。
聯盟成立當天,還啟動聯盟官方網站——中國驢產業網。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