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置樓打的地基如今成了大水塘。
“俺們的房子被拆了,全村400多戶居民都在外面
租房子住,眼看就快三年了,這樣的日子什么時候是個頭啊?”8月28日上午10點,居民闞女士撥打本報熱線電話2287111,向記者反映了此事 。據悉,闞女士是日照市東港區許家樓村的村民,2011年開始村里實施舊村改造。拆房前,村里下發的文件里寫著2年內讓村民住上安置樓,轉眼快三年,安置樓連地基都沒打,村民們怨聲載道,只能四處租房子住。對此,村里的黨支部書記表示,安置樓建設正處在環評階段,啥時候能建好,誰也不好說。
六旬老夫妻租住移動板房 據悉,2011年7月,許家樓村下發了一封《致全體村民的信》,里面寫到“拆遷安置房地點位于邵陽路以西,濟南路以南,由規劃部門統一安置。樓房為框架結構 ,質量安全符合國家標準。被拆遷人臨時安置租房過渡期為高層24個月,多層14個月。”按這封信中所寫,村民們應在 2013年7月住進安置樓,但現在安置樓連地基都沒打。
“年紀大了不好找房子,樓房俺們租不起,只能住移動板房 。”67歲的習奶奶無奈地說。習奶奶介紹說,2011年許家樓村實施城中村改造計劃,把他們的房子拆了,再過一個月就三年整了,他們連樓房的影子都沒見著。從2011年9月到現在,老兩口一直在外面“漂泊”。他們曾跑到十幾里外的大韓家村租了一年多房子,去年臘月又搬到附近的移動板房內,兩個房間面積不超過50平方米。說到老兩口現在的居住環境,78歲的萬爺爺抱怨道:“冬天凍死人,夏天熱死人,下雨還漏雨,睡覺的屋連個窗戶都沒有。”
徐家樓村一村民告訴記者,從2011年到現在 ,他們400多戶村民一直在外面租房住。每位村民說起自己的“租房史”,都一肚子委屈。村民趙大姐說,自己婆婆80多歲了,房東都不愿意把房子租給有老人的,他們輾轉了三四個村子,才在南王家村租到一處房子。
安置樓地基閑置已久 村民們表示,許家樓村的城中村改造從2009年10月開始,第一批拆遷戶基本安置妥當。而2011年9月開始的這次拆遷很不順利,400多戶村民的房子被拆掉了,但是仍有150多戶村民不同意拆遷 ,仍然“堅守”在村子里。他們之所以不同意拆遷 ,是因為村里給出的安置條件不能讓他們信服。其中一位村民說“我們不是無理取鬧,是條件達不到。”
2014年8月28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邵陽路以西,濟南路以南的許家樓村,拆遷現場一片狼藉。拆遷過后的建筑垃圾隨意堆放在村口,村西頭有八九排房子沒有拆,村東頭就剩下兩間破房子還“站著”,村中間有一個大坑,里面積攢了些雨水,大坑周圍雜草叢生。“這個坑是當時蓋安置樓挖下的地基,閑下來好長時間了,現在里面都有魚了。”村民闞女士說。
對此 ,許家樓村的黨支部書記張先生表示他也很無奈。“這150多戶就是不拆,我們也沒辦法 ,總不能動用暴力強拆。”張書記說,“城中村改造是整個日照市的工程,我們的拆遷安置辦法和補償款都是按照相關規定實施的。”此外,張書記還表示,他們之前也挨家挨戶走訪過,給村民做思想工作,但是村民們“不買賬”。在《致全體村民的信》中提到的24個月只是預計時間。
安置樓何時建還不好說 “我們不愿意在外面‘漂’著,不是自己的房子,住著不踏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說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村民們在外租房快三年了,早就已經身心疲憊 ,他們最期望的就是快點住進安置樓。有的村民甚至說“我們沒有別的條件,只要有個住的地方就行,不想三天兩頭搬家。”2011年村里下發的《致全體村民的信》中寫到“被拆遷人臨時安置租房期間,每戶都有租房補貼。按拆遷房屋產權證、土地使用證及實際丈量的數據計算,正房東西長每月每米50元,按季度發放。”但是村民們反映,現在房租都漲價了,這點租房補貼實在是杯水車薪。一位村民說,她家正房東西長16.8米,按17米計算,每年的租房費是10200元,但實際上她家每年租房要花16000元。
經村民們多方協商,從今年4月開始,租房補貼上漲了30元,現在每米每月80元,按季度發放。張書記表示,現在拆掉房子的400多戶村民,只能繼續在外租房 。村里安置樓正處在環評階段,等到環評結束之后就可以立項、招標,然后正式開工建設了。但是環評什么時候能通過,安置樓什么時候能建好,目前還不知情。
文/圖 記者 陳平平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