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明華 湖北鄂州梁子湖區物價局今年4月起連續拖欠職工工資,引發熱議。該區物價局自1989年成立至今,地方政府未給予財政支持,職工工資及辦公經費多靠自籌,以查處學校、醫院、企業等違規行為的罰款為主要收入。但今年以來罰沒收入銳減,全局13名職工,除局長等4人工資由財政定期發放外,其他9名在崗不在編人員都5個月沒拿到工資。 政府職能機關因“罰不抵支”“罰款銳降、工資泡湯”的報道。這是一個灰色隱喻,至少爆出兩大問題:一是“以罰養人”即便近年來行走的路徑越來越窄;其二,一些地方公職人員編制失衡、甚至違法違規現象也不時出現。物價執法部門,關系到一地物價穩定,物價依法得到監管,才能保護一地百姓的生活不受不法商家的侵害。可誰能想到,一些地方各種魚目混珠式的罰款銳減,這本屬好事,卻露出“以罰養人”的黑色地帶。
雖然“以罰創收”是個老話題,但一直在我們社會延續著。這樣的“執罰形態”會惡化我們的執法環境與人際生態。權力,已經變成“以罰創收”的私人工具。現在,梁子湖區物價局自今年以來,罰款大幅下降,我們可以將其看作是反轉身來的一種依法矯正,這是及時而必要的。但像湖區物價局這樣有著行政執罰權的,至今仍手握罰單大搞“以罰創收”的單位,恐怕還有不少。這的確已到必須深挖細究的時候了。
再者“在崗不在編”的職工居然超過三分之二還多。9名“打工者”,怎么一直漠視自己沒有一張“編制糧票”?這再次暴露出一個存續已久的“畸形”編制生態,勞動者本應受到保障的合法權益,被一紙“編制”無情地撕碎,我們是該反思這“編制之弊”了。
(作者系媒體人)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