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家衛生計生委法制司在青召開完善衛生政策法規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研討會,青島“國際健康城”的方案首次亮相,系統解讀了我市 從 2014—2020年的健康產業發展規劃。預計到2020年,我市健康產業增加值將突破 1500億元,成為我市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與此同時,我市將引進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等國內知名醫療機構來青辦醫,為老百姓送上實惠。
記者 田璐
健康產業將成“支柱” 以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突破為先導,涵蓋醫療服務、營養保健、健身養生等健康服務功能的健康產業成為21世紀引導全球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產業,孕育著大規模的產業化,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增長點。我國正在實施“健康中國2020”戰略規劃,健康消費將成為未來家庭消費的重要增長點。據估計,2015年,我國健康產業的市場規模將達4萬億-5萬億元,至2020年,將超過10萬億元,市場潛力巨大。
我市規劃以國際化、高端化、集聚化為引領,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手段,建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健康產業基地,塑造國際知名的”健康青島“品牌,打造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和區域特色的“國際健康城”。到2020年,健康產業實現重點發展領域明顯突破,優勢特色領域不斷拓寬,產業規模顯著擴大,研發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基本建成覆蓋全生命周期、特色鮮明、結構合理、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健康產業體系,成為國際知名的療養康復中心,國內重要的養生休閑基地,將我市打造成為全國健康產業發展的領先城市。到2020年,健康產業增加值突破1500億元,成為我市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一核兩帶三區四組團” 按照城市發展規劃和產業空間布局的要求,我市采用“條帶式”與“星座式”相結合的健康產業空間布局理念,形成“一核、兩帶、三區、四組團”的空間布局結構。實現核心區統領、產業帶集聚、功能區支撐、組團區協同,達到功能互補、有機整合,形成輻射延伸式的健康產業空間布局體系。
“一核”:依托市南、市北、李滄和嶗山區的中韓街道區域,引進國內外優質醫療資源,建設包括醫療服務、療養康復、健康養老、健康管理、醫學教育、健康產品研發在內的健康高端服務集聚區,打造全球慢病康復愈養基地。
“兩帶”:沿海健康產業集聚帶和大沽河沿岸健康產業發展帶。其中沿海健康產業集聚帶依托前海、環膠州灣、嶗山沿海、
西海岸沿海、即墨沿海和海島等資源優勢,優化提升療養康復、養生健身等健康產業,培育成特色突出、具備國際水準的健康療養和健康旅游示范帶,形成西起膠州灣西海岸,北至即墨濱海的健康產業集聚帶。
“三區”:依托嶗山北麓區域、膠州灣北部紅島區域、西海岸靈山灣區域,建設嶗山-惜福、紅島、西海岸三大健康產業集聚區。其中嶗山-惜福集聚區主要以城陽區惜福鎮街道和嶗山區王哥莊街道區域為空間發展重點,挖掘嶗山及其周邊“青山、碧海、溫泉”的稟賦優勢,建設“休閑、保健、療養、康體、養老”等相融合,醫、護、養三位一體的園林式、居家式、親情式、精品式健康養生與養老示范區。嶗山區王哥莊街道區域重點打造以旅游度假、健康養生養老、生態休閑為主體功能,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嶗山灣國際生態健康城。紅島集聚區依托紅島土地資源相對豐富的優勢,建設醫、教、研、產相結合,產、學、研為一體的紅島醫學園區,集聚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和制造,建設藍灣藥谷;建設紅島康復中心,形成輻射半島地區乃至全國、東北亞地區的健康產業研發與制造示范園區。西海岸集聚區圍繞大珠山、靈山灣、瑯琊臺等自然、人文旅游資源,拓展休閑娛樂、理療康體、文化體育等功能,打造具有青島特色的靈山灣國際生態健康城。
“四組團”:建設健康產業即墨組團、膠州組團、平度組團、萊西組團,促進健康產業全域發展。
打造“健康城”青島有四大優勢 全國最大療養基地:有13家國家級尖端療養機構,總床位超過3600張。
全球最大海藻加工基地:建成了以海洋創新藥物、海洋生物醫用材料、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農用制品為主的產業體系。
全國最早研發海洋藥物:發現海洋活性天然產物3000余種,成功開發海洋新藥5種,功能產品200余種。
“世界最美海灣”:前海分布著享有“世界最美海灣”美譽的團島灣、青島灣、匯泉灣、太平灣、浮山灣等天然港灣以及天然優質浴場。
重點要發展十大健康產業 重點發展十大健康產業:醫療服務業、療養康復業、養生健身業、健康養老業、健康管理業、健康保險業、生物醫藥制造業、醫療器械制造業、健康食品制造業、體育健身用品制造業。其中,在醫療服務業的發展和居民關系最密切。
形成多元辦醫格局。健全“三級醫院為龍頭,二級醫院為骨干、專科醫院為特色、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的多層次醫療服務體系,滿足城鄉居民基本醫療服務需求。鼓勵社會資本積極參與醫療服務,引導民營醫療機構發展特色的專科醫療服務和高端家庭醫生服務,滿足高收入群體的高端需求。鼓勵民營醫療機構錯位發展,完善民辦醫療機構管理制度。同時,發展移動醫療服務。
北大第一醫院等來青辦醫 采取多樣化的合作方式,引進齊魯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等國內知名醫療機構來青辦醫;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向農村延伸,加快膠州、平度、萊西、即墨四市人民醫院建設,提高至三級醫院醫療技術水平,提升縣級醫院輻射能力;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康復醫院、老年病醫院、護理院等醫療機構。
建全球慢病康復愈養基地 依托獨特的濱海環境資源、醫療技術資源、康復療養資源、健康管理高科技資源等,發展獨具青島特色的慢病康復愈養服務,從根本上解決慢病康復治療問題,形成在世界范圍內卓有聲譽的慢病康復愈養技術,成為最具權威的全球慢病康復愈養基地,建設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
建四大區域療養康復基地 療養康復業發展方案提出,將整合療養康復資源。引入社會資本,通過土地、醫保等政策支持,在嶗山區北部、城陽區東部、即墨東部濱海區和膠州東部濱河區規劃建設新的療養康復基地。將濱海區域內的療養院、健康型賓館、療養公園、健康型餐廳、休閑設施進行特色化運營,以國內高收入人群、在青居住的外國人以及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國外游客為目標人群,整體包裝并對外營銷,形成體驗式傳播效應,將其打造成為獨具青島特色、具有國際水準的濱海療養區。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