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愛食海鮮、愛喝啤酒等原因,青島的
高血壓發病率高于全國,達到37%以上。“現在市民還是等到病重以后才到醫院看病,因為對自身情況缺乏正確認識 提前
預防干預相對不足。”青島第三人民醫院院長邢曉博介紹說,中國高血壓患者心血管危險因素全面管理工程啟動后,患者在門診就醫時可簡單方便地利用信息技術智能手段篩查心血管危險因素,評估自己得病的風險,從而提醒患者注意預防。
青島高血壓發病率高于全國 市民劉先生最近有些感冒,感覺頭暈乎乎的,就來到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掛了呼吸科。在候診的時候,他用醫院引進的新設備測了一下血壓。可當“高壓190,低壓110”的結果出來時,著實把他嚇了一跳。“家里沒有高血壓遺傳,以前沒測過,怎么會這么高?”而排除了其他原因以后,醫生表示,劉先生的高血壓跟他本身肥胖有很大關系。
“青島高血壓發病率在去年的時候也做過一次統計,達到37.7%,比全國的平均水平還要高。這主要跟我們的地域環境、飲食習慣等有關系,像我們愛吃海鮮、蛋白質攝入量過大,食鹽量大、愛喝啤酒等都有關。”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邢曉博院長說,發病率越來越高,而且發病人群越來越年輕化,也有數據統計,現在17%以上的發病人群都是44歲以下的中青年。
6項因素將患病風險增大40倍 “臨床上,我們會遇到許多高血壓患者,認為自己的血壓只是輕度升高,自己的健康狀況還比較良好,腦梗、心梗應該不會找上自己,因此對于未來可能的危險往往容易掉以輕心。”邢曉博說,但如果本身血壓高再伴有其他危險因素的話,那未來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將大大增加,而吸煙、肥胖、血糖異常、血脂異常、早發心臟病家族史和男性年齡大于55歲、女性年齡大于65歲,這6種情況都是心血管危險因素。
研究顯示,我國門診高血壓患者中,有94.2%的患者合并心血管危險因素。隨著危險因素數目增多,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倍增:高血壓合并1~2個危險因素,患者在未來10年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增加15% ~20% ;合并3個以上危險因素,患者在未來10年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增加20% ~30% ;若高血壓同時合并多種危險因素,患者的心血管風險與沒有危險因素患者相比最高可增高達 40倍之多。
自測結果可通過二維碼掃描 近日,由衛生部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辦、諾華制藥(中國)協辦,計劃在全國150家三甲醫院開展的“中國高血壓患者心血管危險因素全面管理工程”項目在青島啟動。而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和市立醫院東院是最先啟動的兩家醫院。
“醫院內有一臺自測設備,市民只需要知道自己的血壓、身高、體重、腰圍等數據,就可以進行自測。”邢院長說,自測的結果可免費打印,上面還帶有二維碼,市民可通過掃描將結果掃到手機上,隨時掌握自身情況。而醫生手中也有個終端設備,可以對市民檢測的結果建檔。項目檢測都是免費的,醫生提醒說,對于剛被診斷的高血壓病人,在前往檢測之前,應了解一下自己的父母有沒有心血管疾病的病史及最早的發病年齡,同時測量好自己的腰圍和體重,將自己的血糖、血脂等檢查結果帶好,以方便做好心血管危險因素篩查與評估。如果您或家人有血壓高的毛病,可到市立醫院東院區(東海中路5號)住院部5樓心內科陽光大廳或市第三人民醫院新院(李滄區永平路29號)內科門診2樓候診處免費檢測。
記者 尚青龍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