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老虎”,是我國民間指立秋以后短期回熱的天氣。最近,家住汕頭路社區(qū)的居民王女士向記者反映,前幾天,家里添了新丁,眼下已經(jīng)立秋了,自己對照顧寶寶方面沒有經(jīng)驗,希望記者可以幫忙咨詢專家,了解一下大人和孩子在立秋后應(yīng)該注意哪些問題。就此情況,記者采訪了市立醫(yī)院東院醫(yī)生,醫(yī)生建議,“秋老虎”期間外出旅行要注意保暖,飲食要滋陰潤肺。
“這天忽冷忽熱的,大人都受不了,更何況孩子。”王女士說。據(jù)了解,王女士最近家里添丁,但是,立秋后,白天熱,夜間冷,溫差大,孩子夜里哭不停,自己也心煩意亂,白天不敢開空調(diào),怕孩子受涼,晚上蓋著被 ,又怕熱著孩子。到底應(yīng)該咋辦呢?了解到王女士的困惑后,8月9日上午10時,記者來到市立醫(yī)院東院,采訪了呼吸科主任唐華平和營養(yǎng)科主任劉玉娟,醫(yī)生表示,
衣食住行四方面都要做好。
要穿透氣性強的衣服 “立秋以后,白天熱,夜間冷,溫差很大,寶寶易著涼,穿衣要格外注意。”唐華平說。青島是沿海城市,氣溫變化在“秋老虎”期間還算正常,大人和寶寶都要穿透氣性強的衣服,有的家長圖省事,給孩子隨便套個背心,衣服透氣性不好,寶寶穿在身上不舒服,夜間還容易著涼。另外,有的居民在白天穿了不透氣的衣服,導致流汗,加上工作緊張導致的疲憊,容易致病,像一些身體抵抗力差的人,如老人、孕婦、寶寶,穿衣服少了則容易受涼感冒,嚴重的會轉(zhuǎn)化成肺炎。針對此情況,唐華平給出的建議是白天出門熱,要穿得涼快點,夜里出行散步穿衣要注意保暖。隨著白天的逐漸轉(zhuǎn)涼,外出要添加衣服。在給寶寶選擇衣服時,應(yīng)多穿棉質(zhì)的,保持透氣性,避免白天流汗,夜里吹風受涼。
要吃滋陰潤肺的食物 “秋天天氣逐漸變涼,寶寶受涼會引起秋季腹瀉,大人會引發(fā)呼吸道疾病,飲食方面要注意養(yǎng)肺。”劉玉娟說,由于立秋后,氣溫下降較快,氣候逐漸變干燥,針對這種情況,要注意調(diào)整飲食結(jié)構(gòu),給寶寶吃細軟溫潤的食物。秋天的飲食方面,寶寶和大人一樣,主要是圍繞著“滋陰潤肺”展開的 ,因為秋天容易發(fā)生呼吸道疾病感染,保護肺的功能是最重要的 。當然,也要注意秋季的飲食衛(wèi)生,這一點對寶寶尤其重要,立秋后,家里的剩菜剩飯變質(zhì)的速度和夏天幾乎一樣,寶寶的腸胃功能發(fā)育還不健全,很容易感染病毒性或細菌性腸胃病導致秋季腹瀉。對此,劉玉娟給出的建議是,秋天保護肺部,講究滋陰潤肺,所以飲食忌辛辣和燥熱的食物,多增加酸味的食物,如百合、銀耳、梨、蜂蜜和牛奶等,對滋陰潤肺有好處。同時也要多吃能量密度較高的食物,來增強體質(zhì),像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的魚、肉、禽類、蛋類和豆制品。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也可以保護和增強呼吸道黏膜的功能,預防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生,如動物的肝臟、蛋黃、胡蘿卜、番茄、地瓜和青椒等,這些食物富含豐富的維生素A和胡蘿卜素,胡蘿卜素在進入人體后,可以轉(zhuǎn)變成維生素A,可以對上皮的功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并有效抵御呼吸道疾病的感染。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來增加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像水果、蔬菜等,都可以起到滋陰潤肺的作用。對于不潔飲食,劉玉娟表示,要注意食物的加熱,盡量不要去吃變質(zhì)的食物。
要勤通風少使用空調(diào) “所謂一場秋雨,一場寒,要注意季節(jié)多雨細菌滋生,影響寶寶的健康。”唐華平說。秋老虎期間,溫差變化大導致多雨,有些居民家里會發(fā)生霉變,在家中,要注意寶寶房間的衛(wèi)生清潔,多打掃衛(wèi)生,寶寶的床單、尿布等要勤洗勤換,避免生蟲致病。夜里氣溫很低,有不少家長喜歡開空調(diào),導致第二天醒來頭痛乏力,精神不佳,對寶寶的身體不好。對此,應(yīng)該在家里開窗通風,減少空調(diào)使用,多吹自然風。
要多做戶外運動鍛煉 “寶寶出行要做好防曬工作,大人要多做戶外運動。”唐華平說,寶寶的皮膚很敏感,“秋老虎”期間,白天氣溫高,外出要給寶寶做好防曬工作。同時,有呼吸道疾病的居民白天夜里都穿短袖短褲,不注意夜里保暖,受涼后引起像哮喘,支氣管擴張等病的復發(fā)。嚴重的像原本有阻塞性肺病的 ,如肺心病會轉(zhuǎn)化成心衰,最后演變成呼吸衰竭。這種情況,是由于秋天人的免疫力較差,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溫差大,天氣一冷一熱,這種變化使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受不了。針對這種情況,唐華平給出的建議是,大人要多做戶外運動,多鍛煉,同時要注意,寶寶白天外出要做好防曬,夜里出行注意保暖,如果原本就有呼吸道疾病的居民,要及時就醫(yī),遵醫(yī)囑用藥。
熱愛生活,關(guān)注健康。如果您在平時的生活中有存在困惑的健康保健養(yǎng)生問題,歡迎致電本報小黃跑醫(yī)療熱線:18653279687,本報會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咨詢相關(guān)專家答疑解惑。
文/圖 本報見習記者 黃俊凱
(來源:半島網(wǎng)-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