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廣東省廣州兩會期間,市政協委員韓志鵬的提案《用社會撫養費建
失獨養老院》被列該市政協重點提案。關愛失獨老人、加強對社會撫養費的透明化管理,毫無疑問都是必須要做的,但是否要以建失獨養老院這樣的方式 ,仍然值得商榷。
如果是用存量的錢建設養老院,這當然沒有問題,但如果要用今后征收來的錢建,這會不會給這筆有爭議的行政收費提供更“冠冕堂皇”的理由?眾所周知,當下很多地方在征收撫養費方面非常混亂,在這樣的現實下,如果有了建失獨養老院的固定名目,很有可能被濫用,從而加劇超生罰款征收的亂象。目前單獨家庭已經全面放開二胎,從長遠來看,計劃生育政策仍有調整空間。從趨勢來說,社會撫養費應該越收越少,而不是相反。如果讓社會撫養費承擔特定的“使命”,或許會造成負面效應。
此外,盡管有同樣遭遇的老人生活在一起,容易找到共同語言,但負面情緒積聚,對老人的心理健康可能造成消極影響。完善政策,給失獨老人進普通養老院提供優先和便利,增加特殊的心理干預服務,可能比將他們安置到失獨養老院更科學合理。用
社撫費建失獨養老院作為一種建議,利弊當然還可以再討論,但是理清社會撫養費征收和使用亂象,則不容再拖。尤其是當下國家對失獨家庭的救助還存在很多不足,如果再放任巨額的社會撫養費被濫用,顯然更容易激發公眾的不滿。
8月8日《新京報》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