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匡雅慧 ) 7月16日,本報J4版報道了《手機咋無故被扣35元
話費》一文,報道刊發后,問題迅速得到了解決。7月18日,杜女士在接到
移動公司客服電話后,來到中國移動
膠州分公司辦理了相關手續,領取了多扣返還的35元話費。
日前,市民杜女士使用了三年多的移動手機號被接二連三地無故扣費 ,這四個月以來多扣了近500元。而她就最近一次35元的扣費多次撥打10086咨詢,客服一開始承諾給退費 ,后來則以上次多扣的費用已經返回為由拒絕退還這次多扣的費用。此事7月16日登報后,17日,市民杜女士接到移動公司的客服電話,讓杜女士到營業廳辦理相關手續。18日下午 ,杜女士來到中國移動膠州分公司,在營業廳內工作人員的指點下辦理了相關手續,領回了多扣的35元話費 。“多扣的話費終于返還了,我希望以后別再出現這種事了。”杜女士說。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現在很多電話用戶通過銀行、互聯網、自助終端或者充值卡等非現場方式繳話費,見不到話費清單。一些通訊公司和與其合作的SP商,可能會利用這一點暗度陳倉,擅自給客戶增加收費業務。
針對此種情況,律師提醒廣大市民,要像關注自己隨身攜帶的錢包一樣關注自己預存話費的“錢包”。有時間要經常打出話費清單進行核對,發現有不明白的收費項目(主要是增值業務費),要主動詢問通訊公司的工作人員。如果不是自己定制的業務并被扣繳了費用,包括“試用”后自己沒取消也沒有明示定制而被扣了費的,有權要求通訊公司退賠。必要時可以向當地的消費者協會投訴,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