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漏洞待補 記者連日采訪發現,可能被利用的高考體育加分制度漏洞,主要集中在一些冷門項目 、集體項目和武術等測評主觀性較強的項目 。漯河市高級中學體育加分事件中 ,武術項目就是最大的“注水孔”。
2013年
河南省青少年傳統武術錦標賽,800人參賽,最終“量產”了445名國家二級運動員。而舉辦這項賽事的河南省新鄉市,全市110人參賽100人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資格,其中 ,80余人獲得今年高考體育加分,主要集中在新鄉市一中及其分校和河南師范大學附中及其分校。
賽事設置存諸多不合理之處。如,整個賽事設置200多個組 ,每組參賽人數不超過10人,很多甚至只有四五個,而每組前3名就有資格申請國家二級運動員。賽事中很多項目幾乎沒聽說過,如太平捶拳、串捶拳、黑虎通背刀等。
以女子太平捶拳組和女子太平捶刀組為例,這兩個組的6名參賽隊員均來自新鄉,最終 3名參賽隊員獲太平捶拳組前三名,另3名則獲得太平捶刀組前三名。
“量身定制”賽事 鄭州一位考生家長打電話告訴記者,曾有人動員他為孩子辦個國家二級運動員證書,也就一兩萬的事。今年高考,他的孩子雖然過了一本線幾十分,但在河南,這個分數并不保證能進入心儀的學校。
新鄉市武術協會主席閻志國說,當地學校確實會組織學生參加武術比賽。“學生跟學校簽協議,每人一萬多培訓費,學校從外面請武術教練,一個禮拜三四節課,暑假再突擊訓練二十多天就可以參加比賽。”
他同時坦承,按正常來說,一場武術比賽不應該設置那么多項目?!昂幽衔湫g門派比較多,可能是出于弘揚傳統武術的需要?!?br>
“說白了,就是為了給高考拿證的人辦的比賽?!焙幽蠞匆患椅湫5男iL則直道玄機,“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既然武術可以加分,武術賽事如何設項又沒有明確的標準,我多設一些項目 ,就多一些人可以拿到二級證,別人也說不出來違反了什么規定。”
體育加分需“重塑” 教育部2010年制定“瘦身”版的高考體育加分政策,并于今年全面實施。
然而,“瘦身”并不能完全阻止投機。河南省濟源市第一中學一位體育老師告訴記者,籃球、足球、排球等集體項目的二級運動員申報也存在一定的模糊空間,只要團隊拿到名次,一些水平不高的替補隊員同樣可以憑借團體成績申報二級運動員。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樊明說,現有的高考體育加分制度不僅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反而可能破壞高考的公平。可以探索全新的能實現素質教育初衷的加分機制,比如,由獨立機構做出加分,而不直接加到高考總分上,由高校自主決定是否承認等。
據新華社
教育部:將進一步減少加分政策 針對河南、遼寧部分高中體育特長加分資格人數過多問題,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8日表示,將研究制定進一步減少和清理高考加分的政策,重點減少加分項目 ,降低加分分值,嚴厲打擊加分資格造假。
為切實維護2014年高校招生公平公正,續梅表示,教育部已設立 24 小時高考監督舉報電話66092315/66093315,接受社會和媒體監督舉報。
教育部今年還實施由校長簽發錄取通知書的辦法,切實把好招生錄取關 。各高校簽發人名單在教育部網站公布。
同時,教育部已就高校招生違規
處理辦法向社會征求意見,目前正在根據收集到的意見進行修改完善,將盡快發布,適用于今年高校招生錄取工作。
國家二級運動員高考享受加分政策始于1986年,旨在鼓勵學生注重全面素質的培養,但近年來卻成為部分考生非法獲取加分的“捷徑”。
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高考體育加分趨于三集中:向經濟發達的大城市或中心城市集中 ,向少數名校集中 ,向個別項目集中。
由于體育加分全程不透明 ,外界很難監督。一些熟悉加分內幕的知情人介紹,一些名校會組織成績靠前的學生參加冷門項目的競賽,為他們上清華、北大鋪路。
加分政策能選拔出體育人才嗎?這位體育老師告訴記者,事實上,很多有體育特長的考生并不會選擇“加分之路”。反而是很多家庭條件優越 、學校有相關門路的考生,會選擇突擊搞體育加分。
北京某高校體育美育部主任宋老師說,從實踐看,體育加分既不能引導學生全面發展,也難以選拔出體育人才,日益成為一項“雞肋”政策。
據新華社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