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7月3日訊(記者 郭玉華) 3日,
青島市衛計委印發了《青島市
中醫藥服務百姓健康“20+20”推進行動工作方案》,計劃為部分基層醫療機構培養1000名
醫務人員,以便為患者提供中醫藥服務;對尚不能提供中醫藥服務的社區衛生服務站提供補助。
為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本市計劃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技術人員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重點為不能提供中醫藥服務的基層醫療機構,培養1000名醫務人員,他們需運用20項基層常見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掌握至少10個中醫臨床常用方劑,認識10個常用穴位,包括足三里、關元、氣海、中脘、神闕、百會、風池、腎俞、三陰交、涌泉,讓基層市民享受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中醫藥技術服務。
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本市計劃為20個尚不能提供中醫藥服務的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備必要的中醫設備;在193個尚不能提供中醫藥服務的社區衛生服務站,配備4種中醫治療器材;每個社區衛生服務站配備1套艾灸盒、1臺TDP神燈、1套火罐、1套刮痧板,這些工作預計7月底前完成。
開展“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試點也是工作重點。李滄區、嶗山區、開發區、即墨市、萊西市等5個國家“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試點,要求至少建一個“治未病”中心,所轄各綜合醫院、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要設立養生保健指導門診,配備養生保健指導醫師。同時,計劃在建成首批30個
國醫館的基礎上,10月前再建30個。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