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6月5日訊(記者 藍娜娜) 通過管道將自然光導入室內,減少電能的使用;廣場、人行道采用透水瀝青,避免雨天積水難排。以“科技立園”的青島
世園會共應用了100項低碳環保措施,打造綠色科普教育基地。
在以“科技立園”的世園會園區,路燈或為盛開的百合花樣式,或為分岔的竹子樣式。其中,百合花路燈的“花蕊”中央放置了一塊兒小小的太陽能板,“花瓣”則可以隨風轉動。“這兩種路燈都采用的是風光互補發電技術,路燈只需要依靠太陽能和風能發出的電,就能基本滿足照明用電所需,而不需要另外供電。”青島世園執委會副秘書長李志鵬說。
在照明方面,主題館、夢幻科技館等主要場館采用了光導照明系統。即通過光導裝置,將自然光均勻導入室內需要光線的任何地方。世園會主要建筑的面積共計10.5萬平方米,其中5萬平方米采用了光導照明技術。
世園會還注重對雨水的處理、回收、利用,園區各出入口“喇叭花”頂棚其實是一個個雨水收集點,可以將收集到的雨水存到蓄水池,用于綠化灌溉。
“青島世園會系統編制、實施了《綠色建設導則》,這在國內大型展會中也是第一次,這個導則提出了可借鑒使用的100項低碳環保措施,包括49項新技術、11項新工藝、32項新材料、8項新設備。”李志鵬說,以新材料為例,世園會道路施工采用環保型路基路面材料,如天然巖瀝青改性瀝青、透水路面等。
[編輯: 宋濤]
相關專題:
2014青島世園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