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能在
世園會看到老家的東西,這一趟來得太值了。”昨天上午,記者在世園會湖南展園遇到湖南游客謝先生一家5口,而最讓他們吃驚的是,湖南展園中有一盆樹齡達到1500年的紫薇樹,這讓他們感覺緣分妙不可言。
千年紫薇鎮(zhèn)園之寶 據(jù)了解,湖南展園位于青島世園會的重要展區(qū)中華園的中心位置,占地1416平方米,這也是世園會中唯一一個純綠色的展園。這里的構(gòu)筑物、景觀全部采用湖南省盛產(chǎn)的一種神奇植物——紫薇,以活體編扎方式,營造門廊、亭子、圍墻、牌坊等園林景觀,摒棄鋼筋、水泥和沙石,打造“純綠色、會呼吸的建筑”,實現(xiàn)生態(tài)、環(huán)保、低碳的展會理念。
在湖南展園,還有兩株紫薇品種的“老太爺”,都算得上鎮(zhèn)園之寶,“這是我們從農(nóng)戶手中收購來的。”湖南展園工作人員孫勇介紹,這兩株
紫薇盆景每年都開花,因為花期都超過100天,所以紫薇還被稱為“百日紅”,其中一株樹齡超過了1500年,另一株大約在1200年左右,之所以千里迢迢將它們從湖南空運到青島,是希望游客來參觀的時候,能領(lǐng)略到湖南特有的紫薇文化。而讓工作人員感覺有趣的是,展園接待了許多湖南人,“他們有的是從湖南來青島旅游的,趕來世園會觀光,順便來家鄉(xiāng)的展園捧場,有的則是在外工作的湖南老鄉(xiāng)。”工作人員孫勇表示,很多老鄉(xiāng)看到熟悉的紫薇都很激動,而且展園里的客流量一直不小,外地游客對紫薇這種植物也都很好奇。
植物拼出“十二生肖” 除了紫薇以外,湖南展園的中心景觀以不同色澤的植物營造湖南衛(wèi)視的臺標(biāo),即 “魚米之鄉(xiāng)”的圖案。湖南是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盛產(chǎn)大米和各種淡水魚。展園“魚米之鄉(xiāng)”圖案中心也以精美的紫薇扎景“迎客松”作為點睛之筆,寓意開放的湖南喜迎八方來客。在湖南展園中,游客還能看到用紫薇編成的“十二生肖”,因為今年是馬年,所以和生肖馬合影的游客特別多。據(jù)介紹,紫薇又名滿堂紅、癢癢樹、百日紅,花期長、花色艷麗。紫薇最大的特點在于其融合性,將兩株紫薇苗靠接在一起,只要幾個月的時間就能融和在一起,以這樣的方法,十棵、百棵、千棵紫薇最終便融合成為一棵紫薇大樹。“這種融合不是嫁接,而是靠近的兩根枝條慢慢合在了一起,除了交接處的疙瘩,幾乎看不出痕跡。”工作人員介紹說。
同時,園內(nèi)大量采用廢舊的枕木、青磚、石磨等做鋪裝材料,充分體現(xiàn)青島世園會低碳、環(huán)保的理念。步入園中,看到的一根根廢棄木頭,是曾經(jīng)歷經(jīng)滄桑為鐵路事業(yè)做出貢獻的枕木。就是這種被當(dāng)成廢物、甚至不能當(dāng)柴火燒的廢枕木,在這里被重新利用,鋪成綠地中的一條木棧道。預(yù)計湖南展園的紫薇將在下月盛放,中外游客屆時可以欣賞一園滿堂紅的奇觀。
記者 陳珂 攝影報道
相關(guān)專題:
2014青島世園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