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 叫好 島城80多萬車主將受益 本報記者從
青島市交警車管部門了解到,島城有80多萬名車主可享受這一新規所帶來的利好。
6年以內的私家車可以免上線檢驗,對于眾多私家車主來說,在時間和經濟上都是相當實惠的。家住合肥路的彭女士介紹,她的車主要就是上下班使用,平時也不太出遠門,家和單位的路程往返大約8公里,再加上偶爾近郊游玩,一年下來車輛也就行駛3000多公里,今年7月份車輛就要迎來首次年審,現在車才跑了6500多公里,也沒有出過事故,只是車身有一點劃痕,此外,她都按照4S店的指導定期保養,所以車輛性能肯定沒有問題,“雖然這次年審趕不上不用上線,但是以后兩次年審都能省不少事。”
截至目前,全市機動車保有量達190多萬輛,其中汽車約160萬輛,私家車約130萬輛,這條新規顯然會使得島城眾多車主特別是私家車主享受到便利。市車管所業務一科科長呂毅介紹,根據車輛登記掛牌以及車輛的年審周期來看,從2008年9月份至今年4月底,符合6年以內周期、且在7座以下的私家車有80多萬輛。
釋疑 SUV同樣也可免上線檢驗 由于意見中對免上線檢驗的車輛表述為
非營運轎車和其他小型、微型載客汽車,很多SUV 車主比較擔心自己不能享受到這一實惠。
市車管所檢驗科科長曹云生介紹,根據意見中的要求,SUV 車型同樣符合免上線檢驗的條件,但7 座及7座以上的SUV車型不能享受。
據了解,在超過6年的時間后,年審要求仍然現行規定執行,小型車輛6年至15年為1年一審,超過15年的為半年一審。
記者從市車管所了解到,為了方便市民參加機動車審驗,近年來車管部門采取了藍牌非營運車可跨區域年審、推進增設機動車檢測線、遠程智能審驗等一系列措施,目前全市日均有3000輛左右的車輛參加年審,還達不到智能審驗所能承擔的飽和量,審車難、排隊時間長的情況已經基本解決。據介紹,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8家機動車審驗機構、64條機動車檢測線,平均2.5萬輛車有一條檢測線,“平均量”在國內已處于前列。據介紹,16日當天,市交警部門就針對意見召開了專門會議進行部署,在新規實施方面,島城交警部門也將按照上級的部署來執行。
聲音 部分新規島城已率先實施 實際上,意見中的不少新規在島城已經實施或是正處于試運行的階段 。據民警介紹,除了規范化建設、周六日不停休 、加強重點車輛監管等方面已經實施外,根據意見要求,要嚴格按照標準在各檢測工位安裝視頻、數據監控設施及系統 ,實現檢測數據實時采集 、實時上傳,在這方面,島城早已采取機動車智能遠程審驗,檢測全程、工位、車輛數據等均集中上傳到智能審驗監控中心,系統自動評判車輛是否合格,并遠程打印檢驗合格標志。
根據意見要求,地市范圍內機動車所有人可以自主選擇審驗機構檢驗,今年年底前完成省內異地檢驗,試行跨省檢驗,在這一方面,島城目前已實行全市范圍內的藍牌非營運車輛,可以跨區域自行選擇審驗機構年審,不必在車輛登記所在地。在省內異地年審方面,島城車管部門已經根據上級部署,開始調試省內車輛免異地年審委托函直接上線年審,預計此項措施將在近期正式實施。
此外,意見中還要求禁止政府部門開辦審驗機構,公安、質檢等部門及下屬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一律不準開辦檢驗機構,在這一方面,目前島城的64條機動車檢測線絕大多數是社會機構,個別是由相關部門開辦的,預計也將會隨著新規的實施而脫離。
分析 驗車改革的經濟學解讀 粗略估計,全國幾千萬輛在用汽車以及每年增加的1000多萬輛新車可以因為新政策免去繁復的上線檢測。此次驗車改革適應中國汽車社會目前的構成特點,有利于節約社會時間成本。
長期以來,私家車等非運營車輛上線驗車費時 、費力、費心,成了屢遭網民抱怨的“吐槽點”。每逢月底驗車動輒排幾個小時長隊、檢測場“潛規則”、濫收調校燈光費等,給車主增加了不少時間和經濟成本。此外,由于驗車能力長期供小于求、監督部門下屬的關聯企業參與驗車經營,還滋生了“車蟲”灰色代驗、驗車人員服務態度差等亂象,影響汽車社會的健康發展。
從經濟學的角度考量,性質為非運營的轎車和其他小型、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面包車和7座及7座以上車輛除外),其首要目的并非像客貨運營車輛那樣“多拉快跑多賺錢”,而是多以安全代步出行為“最高目標”。這部分車輛尤其是私家車,大多在4S店服務體系中進行“里程+時間”雙保險的專業保養和檢測,加之現代汽車制造質量日益提升,定期保養檢測的實施可以有效保障車輛在頭幾年“車況平穩期”的日常駕駛安全性。
縱觀汽車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驗車制度設計,均對4年或6年內的私家小客車相對寬松。這是主要因為從經濟學角度考量,車主是私家車的第一安全責任人,私家車的車況關系到全家安危。從經濟人都是理性的理論分析,私家車的安全與公共安全具有“同向性”。因此,政府出于便民和降低社會時間成本的考慮,對私家車年檢放寬并不會導致私家車安全狀況出現大的波動。據新華社 記者 劉鵬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