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緩下沉的漁船將為海底生物營造一個樂園。
齊魯晚報濟南5月15日訊(見習記者徐瀚云 通訊員王永衛) 14日,在榮成市煙墩角附近的海帶養殖水域,4艘鋼質漁船沉入海底成為人工魚礁,這是我省近年來首次實施海洋捕撈漁船沉礁,列入計劃的6艘漁船已全部完成沉礁工作。
經過山東省海洋與漁業監督監察總隊驗船師的拆解和嚴格檢驗后,“魯榮漁52229”和“魯榮漁52230”等4艘漁船緩緩沉入海中。榮成市煙墩角漁業公司總經理曲學軍介紹,為了保證漁船對海洋環境不造成污染,漁船的發動機、螺旋槳等機械都要拆除,還需將機艙中的污油清理干凈。
為了保證人工魚礁的質量,還在漁船左右舷側吃水線以上部位開適量大小的孔,使礁體通透。通過沉船造礁技術形成海底牧場,比采用石塊、混凝土塊造礁更適宜魚類棲息生長。
山東省海洋漁船保有量大,拆解報廢數量眾多,此次榮成市煙墩角漁業公司購買6艘報廢漁船經環保處置后作為人工魚礁,減少了漁船拆解賣廢鐵形成的資源浪費。人工魚礁能夠改善海域生態平衡,營造海洋生物棲息的良好環境,為魚類等提供繁殖、生長、索餌的場所,從而達到保護、增殖和提高漁獲量的目的。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