詢問景點路線、周邊公交怎么坐、尋人尋物……
世園會志愿者在忙碌中為游客提供各種服務。昨日,世園會進入正式運營第7天,人流量大幅度增加,不少志愿者服務站每天為千余名游客提供各種服務。志愿者、問詢人員、安檢人員,都勤勤懇懇地堅守著自己的陣地,迎接五一小長假游客高峰的到來。
老人走散志愿者伸援手 據了解,目前世園會中的大部分志愿者都來自青島科技大學和恒星職業學院,以及七彩華齡等組織的志愿服務人員,4個人構成一個志愿服務站。他們在4月1日就已經入園,并且經過近兩周的集體培訓后,正式上崗,為大家提供服務。
昨天,記者走進三號門時,看到離門口最近的站點有絡繹不絕的游客圍在這里詢問,記者也湊上前去,聽到很多游客都在詢問中華園的位置,并且向志愿者索要園區地圖。志愿者們悉心向他們指引方向,并且告訴大家該如何乘坐電瓶車,為一些游客規劃他們的最佳路線。
志愿者告訴記者,幾天前,他們在站點看到一位雙手顫抖的老太太,她原地不動,前后張望,無奈的表情讓志愿者疑惑,他們上前詢問得知,老人是跟兒子一起來游園的,但是卻找不到兒子了,也不記得兒子的電話號碼。志愿者們立即到旁邊的廣播站發布了尋人信息,很快,老人的兒子聽到廣播后在三號門找到了自己的母親。
最北端站點也不清閑 位于主題館附近的站點是本次志愿者站點中最北端的一個,他們的接待量每天也達到了400人,一點也不清閑。就在昨天,這個站點接待了一位特殊的游客。這位老年人來自東北,自己的女兒在青島上班,她給母親買了票讓她來游玩。可是這位母親患有類風濕,走的時間長了就會腿痛,而且老大媽說的東北方言他們聽不太懂,只知道她下一站是國際園。志愿者們見此情形,扶著老大媽一步步“挪”到了國際館。
每天早上,志愿者們都會跟著學校的專車來到園內,七點多鐘到崗,經過簡單的衛生清掃,將自己站點需要用到的物品準備好,如果導覽手冊不夠用,他們就要到最南邊的總服務中心領取,記者算了一下,這段路程乘車就要十多分鐘,并且全是上坡,走上一趟也很辛苦。
他們在用心付出 來自青島科技大學的張超同學說,他們學到的不僅僅是志愿服務知識和各國的文化歷史,更學會了團結、包容的精神。平日,他們最多的是解答大家詢問的路線問題,但是有時候有游客從網上下載了非官方的攻略,并來站點向他們尋求幫助,他們提供的只是大會專門制作的手繪導覽圖,沒有個性化的攻略,有的游客會不滿意,為此他們也很受挫。當遇到一些自己站點無法解決的困難時,服務站點就會向最近的游客服務中心尋求幫助,盡量解決游客的問題。
志愿者丁一鳴說,他們將用自己的微笑與汗水,迎接八方游客。記者也看到,他們的站點有一本小小的本子,上面畫滿了“正”字,詢問后得知,這個小本子專門用來記錄站點的服務量,昨天下午,丁一鳴的站點就接待了515名游客。志愿者張淑萍告訴記者,他們還有一本大本子,記錄自己站點的工作日志,并且準備了便利貼,讓游客將自己的感言留在站點,留在這個他們用心付出的家。
記者 陳珂 實習生 武夢佳 攝影報道
相關專題:
2014青島世園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