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舒圣祥 4月25日,江蘇省市政風熱線聯動直播走進淮安。住在柴米河河邊的陳女士帶著一瓶河水走進了直播現場,并當場向環保局局長下跪,請求盡快治理柴米河污染問題。(4月27日《南京日報》) 下跪維權,這在我們的傳統里,從來就不是什么新鮮事。陳女士在電視問政節目現場的這一跪,也不過是為了給長期以來的苦苦哀求再增加一點“作料”而已——沒那點“味兒”,就形不成傳播效應,就解決不了問題。面對河道黑水橫流臭氣熏天的現狀,市環保局卻只會給下面“下單子”,下面的區環保局則反問“能有多大作為”,區長竟然表示“之前不清楚”。
居民“
跪求治污”的背后,照見的正是
權利貧困、維權無門的事實。本來,作為納稅人,是有權利要求環保局長治污的;但是,這種理論上的權利,在現實中缺少有效實現的途徑。至于“邀請環保局局長下河游泳”之類,無非吸引眼球的“維權秀”而已,且已經“審秀疲勞”了。
在悲情與無奈的權利貧困一面之外,人們確實應該更好地挺起脊梁骨。面對失職失責的官員,無需唯唯諾諾,更無需卑躬屈膝。都到了居民要“跪求治污”的份上,是不是也該啟動相應的問責機制,讓那些“被下跪”的官員們,承擔起應該承擔的責任。沒有監督職能部門的有效措施,跪得再久也于事無補。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