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青島
世園會馬上就將在百果山國家森林公園拉開帷幕,除了精心設計的各個展園外,4月25日的
開幕式將成為本次盛會的第一大看點。升旗儀式歷來是各大紀念活動、國際盛會的亮點,本次世園會也不例外。在開幕式的升旗儀式中將升起國旗、世園會會旗、世園會創始者協會會旗3面旗幟。本次開幕式的升旗任務由何人擔負?他們為了圓滿完成此次任務又做了怎樣不為人知的努力?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進青島市武警支隊,為您講述升旗儀式幕后的震撼與感動。
"95后"成升旗主力隊員 武警青島支隊一中隊將承擔本次開幕式升旗儀式中升國旗的任務,而十二中隊的官兵則將升起世園會會旗。一個月前,部隊領到了任務,這就像一針催化劑,整個警營都為之沸騰了。部隊官兵紛紛踴躍報名,但要想成為國旗班的一員卻并非易事,思想素質、身體條件、技術動作等方面均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和嚴格的把關。經過層層測試、選拔、考評,25名官兵脫穎而出,組建起了擔負本次開幕式升旗儀式任務的國旗班隊伍。
在這25名旗手中,"95后"占到了20個,他們當中最小的今年只有18歲!大隊教導員姜俊杰告訴記者,國旗班組建于1983年,至今已有31年的光榮歷史。
腿上綁沙袋練習正步 旗手們的訓練和生活在普通人的眼里是枯燥甚至殘酷的。每天12個小時連軸轉的訓練是常態。站軍姿、齊步走、踢正步這是基本功訓練。軍姿一站就是2個小時;為了踢正步出腿的時候有力道,每條腿綁上6斤重的沙袋一踢就是1000次;而為了在開幕式上面對全世界媒體的閃光燈時能夠不眨眼,戰士們對著正午強烈的陽光3分鐘眼睛都不眨一次。
擎旗、甩旗、升旗是訓練過程中的重難點,余紫耀在隊伍里擔任甩旗手。在樂曲的前奏中找準節點,將護旗手疊好的旗幟甩出,整個動作要求干凈利索。為了保證甩旗的力度到位,旗幟能夠完全舒展開,同時也能給觀眾帶去力量美的視覺享受,余紫耀就手拿啞鈴片進行甩旗的技術動作訓練。陳浩每次一練就是兩個小時,因為強度太大,手臂的肌肉被拉傷好多次,最嚴重的時候吃飯拿筷子時手都在發抖。余紫耀的右臂因為不斷高強度的訓練也變得比左臂粗壯結實許多。
升旗變成"升沙袋" 世園會升旗儀式上先升起的是國旗,其次是世園會會旗和世園會創始者協會會旗,而升這兩面旗是同時進行的,并且上升的速度和高度必須保持同步一致。這成了擺在國旗班戰士們面前的又一個難題。為了攻克這個難關,戰士們在訓練過程中摸索出了 "分段訓練法":從下顎到腰帶位置的距離算一段,整個旗繩被分為18段,拉18個來回。在這套方法的基礎上,
升旗手們在訓練時不斷調整拉繩的速度,力爭實現完全同步和"零誤差"。而為了保證拉繩的動作充滿力量的美感,戰士們在旗繩掛旗的一端掛上沙袋,升旗變成了"升沙袋"。戰士們的手也因負重訓練而被磨破。手磨破了也繼續練,直到長出厚厚的老繭。
站軍姿后背背著T字架 除了這些訓練外,形體的訓練也是戰士們的日常。站立的時候必須保證四個"一條線":下顎一條線、上體一條線、腹部一條線、小腿一條線。為了練習形體,戰士們在站軍姿時背上T字架;為了練習靜態定力,戰士們在衣領處別上大頭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