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后上班第一天,
李滄區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面向全區進行了第一次通報,主要對在“當好東道主、辦好世園會”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黨課期間,未參加的黨員干部和組織不力的集體進行了通報,要求缺課的黨員干部及時補課,并扣除每名干部2個學分。
李滄區自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以來,為抓好抓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確保學習教育取得成效,切實提高黨員干部為民服務能力,創新實施了“
學分制”考核辦法,對黨員干部在實踐活動中的各個環節進行量化考核,邊學邊查邊改,不斷把教育實踐活動引向深入。為使“學分制”考核工作不虛、不空,李滄區將考核學分細化為學習聽取意見學分、查擺問題整改學分、下基層辦事解問題學分三大部分,并結合每個部分的實際特點,制定了相應的學分構成及認定方法,為學分計算提供了依據。規定區級領導和單位領導班子成員要不低于80學分;普通黨員干部不低于50學分。學分認定由區委駐督導組審核把關。
實行黨員干部“學分制”管理,看起來是一種制度的約束,實際上是把日常工作和群眾路線教育活動有效結合起來,“虛事”實做,有效調動黨員干部學習的積極性,促進為民服務能力的提升。區委書記李奉利在工作頭緒繁多的情況下,依然帶頭學習,并圍繞“當好東道主,辦好世園會”的主題給全區黨員干部上了一堂生動的專題黨課,號召全區黨員干部站在讓群眾滿意的高度做好世園會的各項服務保障工作。通過講黨課的形式示范帶動區級領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及時跟進學習。目前,各級層面領導深入基層,圍繞“當好東道主,辦好世園會”的主題講黨課80余次,集中參與學習的人數達到了1.03萬人。通過這種“自上而下”以身作則帶頭學習、帶頭查擺問題的行動,使全區黨員干部充分認識到,工作再忙、再重要,也不能將學習與工作對立起來,只有搞好了學習,才更有利于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務群眾。
李滄區永安路路街道振華北路社區書記王連成最近成了大忙人,他連續2個周在民政、慈善總會和保險公司之間不停奔波。因為轄區徐文學家由于用電不當引發了大火,把全家燒了個精光,使原本困難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王連成看到這種情況,多方為他爭取救助,讓這種“突困”家庭和低保家庭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讓一家人重拾生活信心。王連成告訴記者,作為社區當家人,就應該把群眾的冷暖記掛在心上,遇到困難了就應該大家一起想辦法,一起克服困難。最后他還悄悄跟記者說,根據《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分制”管理辦法》的規定,自己每為一個家庭解決一個問題或困難,通過審核認定,就能有2個學分的登記。這是王連成的“私心”,不過這種“私心”,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希望這樣的黨員干部越多越好。
隨著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李滄區還將不斷完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分制”管理辦法》,把聽取群眾意見、廣開言路暢通民意渠道、為民辦事方面作為重要考核指標,鼓勵黨員干部以“為民服務下基層”、“黨群結對幫扶”、“世園先鋒在行動” 和“六整治兩清理”等活動為載體,暢通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推動黨員干部深入基層,廣納群眾意見,切實為民幫困解難轉作風。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