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生活中產生了什么糾紛,需要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將不再是難事。4月2日,記者從青島市司法局了解到,青島在全省率先開通“
青島法律援助”官方微信平臺,現已正式上線,同時依托“12348”法律服務專線建立了人民
調解指揮分流平臺和法律援助微博平臺 。司法局副局長王鐳介紹,運用新通訊手段,法律服務更加便捷,去年參與調解案件4300多件,滿足了基層群眾的法律需求。
需法律援助微信“掃一掃” 記者從青島市司法局了解到,青島市在全省率先開通“青島法律援助”官方微信平臺,現已正式上線。手機用戶通過添加微信號“qdflyz”、搜索“青島市法律援助”微信公眾賬號、掃一掃“青島法律援助”二維碼三種方式均可關注、訂閱豐富、及時、實用的青島法律援助信息。
據悉,這是繼“青島法律援助”微博、擁軍電子郵箱、普法網后,青島市司法局推出又一網上為民服務。從官方平臺上可以看到,“青島法律援助”每天都會提供實用的法援信息及法律小知識,包含“清早問候”、“12348在線律師信息”、“法援工作動態”、“天天普法”等原創版塊,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展現。
12348線上提供法律咨詢 據記者了解,青島市已推出多項便民公益法律服務。“12348”法律服務專線是一條公益法律咨詢專線,打個電話,即可獲取免費法律咨詢。專線每天有4名專業律師值班,免費接聽解答群眾法律咨詢 。市民遇到什么法律問題,只需撥打“12348”,在線律師就會給予解疑答惑,專線成了市民的“隨身法律顧問”。不僅如此,2014年,市司法局為專線平臺增設了電話留言和回撥功能,專門安排中心2名律師對接話高峰期因線路忙未接通的來電,進行電話回撥,以及時回應群眾咨詢。
另外,專線定期組織開展“資深律師上線”,利用休息日和婦女節、勞動節、重陽節等特定節日,邀請資深專家律師坐線值班,就群眾關注的勞動用工、婦女權益保護、婚姻繼承、老年維權、房產糾紛等熱點法律話題開展專題咨詢活動,滿足群眾法律需求。據統計,“12348”法律服務專線成立十余年來,累計接聽解答群眾來電法律咨詢30萬余人次,年均接話2.1萬余人次。
調解員線下提供法律幫助 在撥打“12348”專線咨詢的法律問題中,多半都是民間糾紛,需要調解員上門提供法律幫助。經過研究,市司法局推行“12348”專線服務與人民調解對接,將人民調解引入專線服務,創建了“12348”人民調解工作指揮分流平臺,調動基層調解組織主動幫助群眾化解這些糾紛,熱線服務由原先的解答法律咨詢延伸為幫助解決糾紛,實現了線上咨詢和線下解決。
記者了解到,市民來電反映的問題屬于民間糾紛的,專線律師會按屬地原則,告知來話人就近的基層調解委員會地址、聯系方式,并通過網絡平臺將市民請求幫助事項分流至基層調委會,由基層調委會主動與來話人取得聯系,安排調解員上門幫助調解糾紛。連云港來青務工人員崔小巴在李滄區某工地務工期間摔傷致腰腿多處骨折,施工方支付醫療費和1.5萬元補償后,拒付任何后續治療費用。專線平臺迅速將其請辦事項流轉至李滄區虎山路街道調委會,經調委會數次上門,依法調解,最終促成雙方達成賠償7.8萬元的協議。據統計,平臺自2013年5月運行以來,共流轉各類請辦事項5548件,其中調委會主動介入調處4360件,成功調解667件。
打造法律援助服務圈 從2010年開始,青島市逐步構建了市、區(市)、鎮(街)、村(居)四級法律援助服務網絡,在市 、區設立法律援助中心、鎮(街)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村居設立法律援助聯絡員,在兩級政府信訪部門、勞動人事仲裁院設立援助律師值班室,在市救助站、婦聯、殘聯、老齡委建立聯絡機構,在基層法院、看守所、交警部門、勞動力市場設立法律援助便民服務崗(站)71個,在40家律師所設立法律援助受理點;推行電話申請、郵寄申請和網上申請,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和殘疾人,實行電話預約、上門服務,使困難群眾足不出村鎮即可獲得法律幫助。
另外,市司法局還推出了一系列法律援助便民舉措,向一、二級殘疾人發放法律援助卡,對65歲以上老年人申請法律援助不再審查經濟狀況;降低法律援助門檻,將全市法律援助經濟困難標準放寬至城市居民最低工資標準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將法律援助拓展至公證和司法鑒定領域;建立專業化的法律援助律師團,實施案件指派“點援制”,允許援助申請人自主選擇援助律師。記者 許乃丹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