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將至,不少網店紛紛推出新業務——“
代客掃墓”,但生意慘淡,多數網店交易額為零。“代客掃墓”遇冷體現了國人對傳統孝道的推崇、對已故親人的尊重,孝心不能被
明碼標價!
近日,部分網店“別出心裁”,將電影里代人掃墓哭喪的情節變成現實,推出“代客掃墓”。買家只需支付幾百元,店主即會按買家要求在清明節祭祀掃墓,代跪代哭代獻花。不少人驚出冷汗,孝心怎能這樣明碼標價?慶幸的是,多數網店的“代客掃墓”業務暫無交易。
清明掃墓古已有之,寄托后人對已故親人的哀思,是中國孝道文化的一部分,親力親為方顯誠意。少數支持“代客掃墓”的網友,理由無非是認為祭拜的是鬼神、是虛無縹緲的東西,如果確實沒有時間回家上墳,找人代辦也不為過。
這樣的理由顯然站不住腳。掃墓不僅是掃清墳前的穢物雜草,更是讓常處喧囂的我們,清除離鄉之后可能沾染的不良之氣。
其次,清明節現已有法定假期,只要有心,大多數人還是能回家掃墓祭祖的。當然,不排除有特殊原因而難以抽身回家的。即便如此,找其他親人代辦也行,不應該找毫無干系的商家來代辦。心誠則靈,代辦敷衍不如不辦。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我們不能完全否定傳統文化的商業化,畢竟傳統文化要發揚光大、避免曲高和寡,需要一定的商業化運作。但二者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孝心一旦沾上銅臭味兒,就變質了。把握好傳統文化商業化的尺度,需要有一份精神的堅守。
據新華社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