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中方禮兵懷抱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棺槨。 新華社發
3月28日,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韓方向中方禮兵交接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新華社發
3月28日,志愿軍老兵向志愿軍烈士鞠躬。新華社發
志愿軍烈士后人鄧其平和鄧菊平(右)。
3月28日的沈陽春寒料峭。當天,437具中國人民志愿軍的遺骸由韓國仁川國際機場出發,被運到沈陽
抗美援朝烈士陵園中安放。在陵園外,從全國各地趕來的抗美援朝老兵的后代早已拉起橫幅、手持白菊。同樣來迎接的,還有抗美援朝的老兵,他們想把自己的戰友們接回家。
戰機護送烈士回家 當地時間3月28日上午7時30分,中韓雙方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舉行了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交接儀式。中韓雙方現場簽署了交接書,確認交接437具志愿軍烈士遺骸以及相關遺物。隨后,中方為烈士遺骸覆蓋國旗,并舉行了簡短祭奠儀式,烈士遺骸由中方禮兵護送登上運送遺骸專機。
據《解放軍報》的消息,運送烈士遺骸的專機進入中國領空后,空軍派出兩架殲-11B戰機迎接護航。當天上午,437具志愿軍烈士遺骸抵達沈陽桃仙國際機場,經過檢驗檢疫、海關、民政等部門工作人員辦理相關手續后 ,沈陽軍區清點烈士遺骸棺槨數量,查收棺槨外表情況,接收遺骸棺槨。
11時30分,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迎接儀式正式開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出席并講話。據悉,遺骸被妥善安置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內。
下午13時,40余輛載著烈士遺骸的軍用卡車駛進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記者在現場看到,車輛上懸掛著印有“烈士業績永載史冊”、“祖國和人民永遠銘記你們”等字樣的條幅,車內能看到穿著整齊的儀仗兵。
在陵園外邊的路旁,十幾名抗美援朝老兵的后人拉起了橫幅,上面寫著“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后代迎接親人回家”。
黃繼光邱少云也安葬在此 據記者了解,這些遺骸是在朝鮮戰爭時期戰斗最為激烈的江原道橫城、鐵原、洪川地區以及京畿道漣川、加平等地發掘的,此前被安葬在京畿道坡州市的墓地。
實際上,這并非韓國第一次歸還中國志愿軍遺骸。在此之前,韓國曾于1981至1989年間通過朝鮮向中國歸還過42具軍人遺骸,并于1997年再次歸還1具。根據中韓雙方共識,雙方將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對今后在韓國發掘的志愿軍烈士遺骸,于每年清明節前協商交接。
記者了解到,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內安葬著123位志愿軍烈士,這些烈士遺體,大多是1951年5月至1955年底,從朝鮮戰場上運回沈陽,其中有黃繼光、邱少云等人們所熟知的戰斗英雄。
早在3月27日,沈陽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就貼出了因故閉園通知。此前,為了迎接志愿軍遺骸回家,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進行了一系列的改擴建工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修建抗美援朝烈士紀念廣場,廣場上修建鐫刻著約21萬抗美援朝志愿軍烈士姓名的“英名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