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園會的腳步漸近,園區在做最后的修整。點點手機,即可規劃游園路線;掃
掃二維碼,就可了解新奇植物的信息;摸摸雕塑,就能聆聽美妙的音樂……記者了解到,2014世園會打造智能世園。漫步園區,游客將與隨處可見的最新科技"親密接觸"。
服務系統 規劃線路避開人潮 世園會整個園區
無線網絡覆蓋,是中國歷屆世園會中電子智能平臺應用最廣的一次。比如我們的手機就像是一個隨身的導游。游客服務系統中,設置了自定義路線查詢系統,游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設置,自動計算出來一個最合適的游園路線。再比如說一些路段比較擁擠,系統會建議繞開,一些場館排隊的人會比較多,它也會降低這個場館的推薦值。
掃掃便知植物信息 花紅似火的龍鱗木棉、樹干帶刺的美麗異木棉、開金燦燦黃花的黃花風鈴木、老撾國花雞蛋花、阿根廷國花雞冠刺桐、佛教植物地涌金蓮、黃緬,有著千年歷史的樹狀蘇鐵、篦齒蘇鐵、高大稀有的紅豆杉……還有許許多多只聽過名字沒見過實物的植物都將在世園會里讓游客一次看個夠。沒記下植物的名字,還想再了解某一種植物的生長環境,世園會給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智能體驗。
一些特色植物都會有二維碼標識,手機掃一掃就可了解植物的詳細資料。世園會在國內大型展會首次系統化地編制、實施《綠色建設導則》,提出了可借鑒使用的100項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引導和促進新科技在各領域的推廣使用。更是適應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全力打造國內領先的數字化智能園區,為游客提供全覆蓋的智能設施和精細化的服務。
灌溉300多種植物 據介紹,科技的應用在各大場館的設計建設上集中體現。植物館屋頂的虹吸雨水回收系統,將會為館內的300多種珍稀植物提供灌溉用水。
植物館有15000多塊玻璃幕墻,為了讓植物們經常呼吸到新鮮空氣,植物館頂部和側立面的部分玻璃是可以活動的自動開啟扇,當室內溫度、濕度、空氣流通程度需要調節時,部分玻璃幕墻會自動開啟翻轉,與外界交換空氣,而這樣一來,植物館就像會自動"呼吸",保證館內的空氣流通,使植物一直生長在最理想的溫濕狀態。
把陽光"引入"室內 主題館采用燃氣冷熱電三聯供技術,將天然氣燃燒后獲得的高溫煙氣用于發電,冬季供熱,夏季供冷。主題館場館的供水管線中加上了中水處理設施,廢水無害化處理后雖然達不到飲用水標準,但可以用來沖洗、澆灌。雖然場館外觀看是乳白色幕墻,但內部的磚卻是灰色的爐渣磚。
在照明方面,主題館30%的照明依靠太陽。由于這里內空間大,白天也需要一部分照明,工程采用了"光導照明",采用特制的光導纖維,把外部的陽光"引入"室內,"引"進來并不需要太陽能的儲存和轉化,也不需要燈泡,而是直接將太陽光拿到室內來用。
開動五官感受魅力 世園會園區里,科學園是個包含了諸多科技含量的園區。夢幻影院算是整個園區,也是整個世園會"科技元素"的一個亮點。作為整個主題區的重要建筑物之一,也是科學園的綜合服務中心,夢幻影院采用當代國內外盛行的參數化設計,其建筑造型更加體現科技創新,視覺效果與"科技夢幻"的主題相得益彰。
科技園還有一個特別的"五感區",通過聽園、視園、嗅園、味園、觸園來感受世園會的魅力。味園通過在地上鑲嵌玻璃馬賽克的檸檬、西瓜、苦瓜、鹽塊、辣椒等圖形,讓人們游走其間,味蕾也隨之轉換為酸甜苦辣咸。(記者 趙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