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心連心"項目資助的兒童恢復健康。
市慈善總會領導調研"心連心"項目。
先心病患兒劉順利康復了,這次手術她們家幾乎沒花一分錢;青島26中初三學生李津龍,剛過完年就捐出了自己的壓歲錢……這些都源自愛的力量,對慈善的追求 。據悉,從2005年 ,市慈善總會與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正式簽訂“心連心”救助工程合作協議,重點對困難家庭、身患先天性心臟病的未成年兒童實施救助。據統計,連續9年中,已經有403位先心病患兒接受“心連心”的資助800萬元,順利實施了手術恢復健康。
心臟手術“幾乎沒花錢” 過去的2013年 ,有兩個孩子是不幸的,又是幸運的。
一個是住在李滄區的先心病患兒劉順利,當確診單送到劉順利父母面前時,單眼失明的父親和雙腿殘疾的母親,近乎絕望地選擇了等待。5萬元的手術費用該怎么湊?即便有醫保報銷,剩下的費用也讓這個家庭無能為力。青島市慈善總會得知他們的家庭情況后決定,孩子手術照常進行,醫保報銷之后,剩下的費用,將由“心連心”救助工程資助。這樣算來,劉順利家基本沒花一分錢就治好了先心病。
還有一位是萊西患兒蘇政霖,她被診斷為室間隔缺損,尿道下裂,需要先做先心手術,再做尿道手術。蘇政霖的家庭條件也不好,受“心連心”救助工程資助后,蘇政霖的心臟手術自家只花了800元。
“心連心”救助工程的全稱是“愛心飛揚——心連心”救助工程,這是2005年 3月,市慈善總會針對先心病患兒推出的慈善項目。
先心病是5歲以下兒童的第一死亡原因,發病率為千分之八。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本市每年出生的先心病患兒約有600人,其中近60人出生在貧困家庭里。通過手術治療先心病的最佳年齡為1到14歲,可是手術治療先心病需要高額的費用,一部分貧困家庭的患兒因此失去了及時治療的機會。但只需要1至3萬元左右的手術治療費就可以幫助他們完全恢復健康,能夠像普通兒童一樣讀書、運動,長大后工作、結婚和生育。
9年有403名患兒受益 為此,從2005年起,市慈善總會與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正式簽訂“心連心”救助工程合作協議,重點對困難家庭、身患先天性心臟病的未成年兒童實施救助。每位患兒可以享受2萬元的手術費用救助和醫院給的5000元補貼。
2005年6月,市慈善總會給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原青醫附院)30萬元資金支持,用于對困難家庭中先天性心臟病患兒進行救治。2006年3月,市慈善總會向中國人民解放軍濟南軍區401醫院注入資金10萬元,用于農村 、外來務工人員中經濟特別困難的家庭中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救治,成功救治患兒30名。黃島區患先天性心臟病的7歲兒童馬晨輝在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成功實施了免費心臟修補手術,成為市慈善總會“心連心”救助工程的第一位受益者。
據統計,9年中已經有403名先心病患兒接受“心連心”的資助800萬元,順利實施了手術,恢復健康。剛剛過去的2013年,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就為83名困難家庭的先心病患兒成功實施了手術,其中23名患兒自費金額為零,共使用了166萬元善款。
現在,市慈善總會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規范的資料審核程序,嚴格把握資助條件,每次選送四名候選
先心患兒進行疾病篩選,確保病人身份及疾病診斷準確無誤,盡可能讓救助資金全部用在刀刃上。救助工程實施專人負責制,從電話咨詢到表格填寫,從病例篩選到患兒住院治療,始終保持慈善救助綠色通道。 文/圖 記者 韋麗麗通訊員 張磊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