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女士在德國的一家德文購物網站上,一次性購買了8罐嬰兒奶粉,通過德國的一家轉運網站重新加固包裝后運回國,沒想到她等了50多天奶粉才郵到。打開外包裝箱一看孫女士傻了眼,所有的奶粉都爆罐了。"我這兩天先后聯系了這家德國網站、德國轉運公司、德國
快遞公司和國內的快遞公司,但沒有一家公司愿意給我賠償。"昨天孫女士撥打早報熱線82888000求助。
千元奶粉爆罐成廢品 "我之前曾經從這家德國網站上買過兩次奶粉,大概都是30多天就到了,從沒有發生過奶粉爆罐的事,只有這次郵購前后用了50多天,奶粉的外包裝箱好好的,打開發現里面的奶粉全都爆了。"孫女士稱,她大概11月下旬使用雙幣銀行卡的網上支付功能,在德國這家網站購買了8罐嬰兒奶粉,花了102歐元,折合人民幣近900元。奶粉在3天后被網站免費快遞到了位于德國的轉運公司倉庫,轉運公司員工對奶粉二次打包,收取了她400多元人民幣的運費后,通過德國的快遞公司轉運到國內。整個過程中,轉運公司或快遞公司都沒有通知她奶粉爆罐了。等了50多天,奶粉終于快遞到家,沒想到一打開包裝箱,奶粉撒得到處都是,明顯受潮變質了。
找了一圈責任難界定 "這么貴的奶粉,本來是我們家1歲半的寶寶一個多月的糧食,現在這些爆了罐的奶粉,別說寶寶不敢喝,我們大人也都沒法喝了。"孫女士稱。她聯系了國內的快遞公司,但快遞員表示,奶粉送上門時,孫女士已經驗過貨了,外包裝沒有任何問題。
孫女士聯系了德國網站,但對方表示他們提供的奶粉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可能出在了轉運過程中。孫女士聯系了德國的轉運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從德國將奶粉快遞到中國,可能經過飛機高空運輸、海上
船舶運輸、陸地火車或者汽車運輸。每一次裝卸過程都可能造成郵件內件的破損,尤其是真空包裝的奶粉,如果將奶粉盒倒置、有其他快件壓在包裝盒上,或者裝卸過程中用力過大,都可能造成奶粉爆罐。他們只負責轉運貨物,并不是快遞公司,也沒有開箱查看驗貨的權利。他們愿意
幫助客戶聯系德國的快遞公司,按照以往的經驗,德國快遞公司對貨物只承擔貨物丟失賠付,對貨物破損賠付的幾率接近零。
●律師說法
涉外訴訟復雜成本高 記者就此事咨詢了大成律師事務所的王文濤律師,他稱孫女士這次海淘,經過了德國國內、從德國到中國、中國國內3次快遞轉運過程,從提供奶粉的網站到德國快遞公司、德國轉運公司,最終到中國快遞公司,都有可能要對奶粉爆罐承擔責任。孫女士可以通過訴訟向4家企業索償,由他們自己證明在運輸過程中沒有責任。但實際操作中,這種跨國訴訟過程非常復雜,索賠難度大,訴訟成本也遠遠超過
索賠金額,他建議孫女士通過投訴與協商,盡量挽回自己的損失。王律師提醒,國內消費者通過網絡海外購物時,都可能遇到售后和索賠的難題,一定要選擇大型有信譽的海外網站或公司,提前預見到在海外直購可能遇到的風險,可以通過購買保險等其他方式,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