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計劃多開辟公交專用道并配置公交優先通行信號 提升公交車運行速度 城市規模越來越大,道路越修越寬,但卻越來越堵。市政府在改善城市交通擁堵方面可謂不遺余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隨著交通需求持續擴大,交通擁堵問題也日益突出。業內人士認為,城市道路建設、公交優惠政策等因素都將影響市民的出行習慣,要想從長遠解決城市交通的擁堵問題,需要進一步提高公共交通的運行速度和效率。
報告內容 加強交通擁堵治理。堅持公交優先,統籌規劃建設軌道交通與公交換乘體系。探索實行公交換乘優惠辦法。加快重點商圈、景點周邊公共停車場建設,加大立體停車場建設力度。推進城區智能交通系統建設。
數字 今年力爭中心城區公交機動化出行分擔率提高到40%,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提高到80%,乘客滿意度保持90%以上。
【人物】 公交出行不夠方便 家住書院路的卞女士在湛山上班,每天早上只能乘坐605路公交車前往單位,由于路上多處有施工,特別是早高峰,道路擁堵嚴重,為了上班不遲到,她每天6時15分就要出門。"605路車從城陽發過來,到了李村基本是滿滿的,經常還擠不上。"卞女士說,在車上一站就是一個多小時,路上行駛也比較慢,多次遲到,她實在忍受不了,計劃購買私家車。
卞女士表示,不少市民不愿意乘坐公交車,主要是因為乘坐公交出行不夠方便和及時,有人不得已選擇購買或駕駛私家車出行,更加劇了交通擁堵和環境污染。因此,改善城市交通,應該優化完善公共交通系統,讓市民切實感受到"行有所乘、乘有公交",自愿選擇乘坐公交出行。
探索公交換乘優惠辦法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快推進公共交通建設,去年我市成功申報成為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工程第二批創建城市,市辦實事的400輛新能源公交車陸續投入運行,開辟和調整了34條公交線路,延長24條線路首末車時間,即墨與主城區實現公交零距離對接,計劃3年內實現公交全域覆蓋。據2010年我市第二次交通出行調查,中心城區公交機動化出行分擔率為34.7%。
市交通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我市將加快推進公交城鄉一體化,研究出臺《
青島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實施意見》,計劃新增550輛純電動公交車,開辟、調整20條公交線路,繼續開展定制公交、晚班專線、微循環公交等特色服務,實施65周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車,探索一定時間內實行公交換乘優惠辦法,提高公交出行吸引力和競爭力,鼓勵市民公交出行,減輕城市擁堵,并將著手研究常規公交與地鐵3號線的銜接方案。
保證公交路權信號優先 市交通委副主任趙海濱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公交行業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可以說是交通運輸工作中群眾關注度最高的行業,未來要在更高層次打造"人民滿意公交"行業。優先發展公共交通,首先要建設公交車專用道,路權優先,目前我市已經建設了95公里的公交專用道,主要分布在香港路、山東路、海爾路,但與城市道路總量和公交線網長度相比還遠遠不夠。下一步,在具備條件的道路,多開辟公交專用道。其次,就是"信號優先"。協調公安部門通過配置公交優先通行信號,減少公交車輛在路口等紅燈的時間,城市主干道和重要交叉口公交優先通行信號設置比例達到30%以上。通過路權和信號優先,這樣公交車運行速度就提上來了,市民更愿意坐公交車,少開私家車,在一定程度上還能緩解城市擁堵。
建設綜合交通控制中心 另外,發展公交還要優化公交線網布局,完善基礎設施,發展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統,繼續優化完善公交線網,提高公交線網覆蓋率。結合鐵路北客站、地鐵出入口、新機場等建設,建設"零換乘"公交配套設施。我市加快建設智能公交系統。目前,我市已經建成4個智能調度中心,實現了150條線路的3000多輛公交車的智能化調度管理,同時市交通委正在加快建設青島市綜合交通運行指揮控制中心,實現對公交線路、車輛的智能化調度和管理。預計到2015年建成一個容納5000余輛車、200余條線路的智能調度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