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堂吉偉德 記者從貴州省鎮遠縣宣傳部了解到,鎮遠縣報京鄉報京侗寨1月25日晚發生寨火,100余棟房屋被燒毀,目前大火已經被撲滅。據初步統計,火災已致當地1184名民眾受災,尚未發現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達970萬元人民幣。目前,災民安置及善后處理事宜正在進行中,失火原因及經濟損失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本報1月27日A2版報道)
1月11日,一場大火讓聞名于世的云南香格里拉縣獨克宗古城被燒去三分之二。不足半月,一場相似的大火,一座同樣珍貴的侗寨付之一炬。是偶然還是必然,是人禍還是天災,是每一起火災事故之后應有的追問。程序性的調查還將繼續,公式化的問責能否進行,也有待于觀察。可對于公眾來說,當前最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是,何以一場場毀滅式的大火,都未能喚來對防火意識的重視、責任的補強和措施的落實?
其實就在獨克宗古城大火之后,有關人士就指出以現有的措施和工作,類似的
悲劇必然還會不斷上演。獨克宗古城作為有名的文化古跡和獨具特色的民族建筑,其消防安全都經不起追問與推敲,其他地位漸次的古村古寨,其狀況更是可想而知。針對這樣的現實,有論者就指出,對于防火要求較高,并且成片的木質建筑群,若是消防工作不能做到萬無一失,其結果必然是“
火燒連營”,其損失也必然會是毀滅性的。
一個烤火爐可以讓一座古城從地球上消失,那么又是什么讓報京侗寨有了滅頂之災?火災發生的預警在哪兒?救援人員在哪兒?更重要的是,對于那些珍貴的建筑古跡,拿什么去保護它們的安全,讓居于其間的民眾免于火災的恐懼?隱患險于明火,安全重于泰山。不做好消防安全的未雨綢繆,不做好消防工作的應急處理,不做好安全責任的落實,終究無法讓責任堅挺起來。
還有多少場“火燒連營”的悲劇可以重來?這是一個應當回答也必須回答的問題。又一個古寨消失了,那么其他的古寨,其他居于其間的人,能否獲得安全的保障?不要等到所有的古寨都消失了才想到消防工作的重要,如果連火災都無法喚醒責任,那么還有比之更為強大的推動力嗎?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