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我們學校被確定為第一批試點的職業教育對口大學后,就進行了一系列的安排和部署,今年又增加了一些學校和專業招生。”青島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高青說。19日,省人大代表討論時的一個熱議話題便是職業教育現代化,記者了解到,山東省要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在部分城市和
高校新增加了一些技術性較強的專業,通過與職業院校的連接,可讓
職校生直升
本科。今年又推動增加了部分高校部分專業成為試點。3年的學習過后,這些職校生也能直升大學本科,成為專業技術人才,學校也會積極和市政府有關部門協商確定未來人才培養課程安排和企業對接。
職校生搶手,企業“買人” “現在有很多學校開展訂單式培養,職業學校出去的學生都非常搶手。”19日上午,省人大代表團組討論的時候,一位代表提出的這個話題引起了現場熱議。省人大代表、青島市紡織總公司黨委書記閆勇說,拿藍翔技校的學生來說,因為太搶手了,就有很多企業去招人時甚至需要花錢“購買”學生。
而這一話題也與今年省兩會上提出的“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擴大分段貫通培養招生規模”有密切關系。有代表提出,現在經濟高速發展,職業教育培養的是高端技術人才,社會的需求越來越大,有的企業給學校提供了獎學金,條件就是學生臨近畢業要去他們單位實習,等到實習期結束后,學生基本技能也都熟悉了,企業直接可以用人了,學生的就業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拓寬學生上大學的路 省人大代表、青科大黨委書記高青說,去年7月份,青島被省政府確定為首批開展“3+4”及“3+2”貫通培養試點工作城市,3所職校與青島科技大學率先合作,3個專業共招生240人,其中包括3+2的100人和3+4的 140人。對口職業學校分別為青島華夏職教中心、青島電子學校和山東省輕工工程學校。
高青說,這一試點培養模式就是中職生、高職生經過測驗合格后,可直接進入本科學校。
“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能滿足社會發展對技能型、應用型教育的需求 。”高青說,這個事情很有意義,“這種體系的建設能發揮高校的自身學科優勢和特色。我們學校在高分子、機械自動化等專業都有比較深的積淀了,這樣和專科學校結合培養也是有優勢的。職業學院上完3年后再到我們這兒上兩年,或者在中等職業學校上3年后再到我們學校上4年,到時候發的畢業證就是青科大的。如果通過普通高考,這部分學生不一定能考上我們學校,相當于拓寬了學生上大學的道路。”
聯合企業確定培養方案 2013年招收的第一批學生2年后就要進入青科大了,那么在人才培養方面與之前有什么不同呢?記者了解到,學校需要提前聯合企業專門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記者了解到,山東在試點職業院校經費保障制度和上下貫通培養的同時,還推動了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對參與校企合作的企業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將職業院校的教職工編制總額的20%不納入編制實名制管理,學校可應用于聘用專業的兼職教師;積極探索職業教育的多元化辦學模式,從2014年起,通過財政獎補、選派公辦教師支教、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民辦職業教育發展。
通過試點,能夠有效減少中職與本科院校在課程設置、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銜接問題,實現人文素養與專業素養的雙提升。
政府發力推動職業教育 日前,青島市政府公布的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中提出,要爭取在青所有本科院校有部分學院或專業培養高端應用型人才、推進市政府與在青本科高校重點學科市校共建等一系列措施。同時大幅度提高了城市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用于職業教育的比例。提出從2014年開始,市本級兩項附加用于職業教育的比例分別不低于40%,各區、市兩項附加用于職業教育的比例分別不低于30%(兩項附加原比例分別為30%和20%)。
日前山東省教育廳公布了《關于做好2014年職業院校與本科高校對口貫通分段培養試點工作的通知》,在2013年開展“3+4”和“3+2”試點工作的基礎上,2014年試點范圍將擴大,這也是高青所說的“第二批試點院校”。
據了解,2014年參與“3+4”和“3+2”試點專業由2013年的22個擴大到50個左右。記者在教育廳發布的文件中看到,此次涉及到的試點駐青高校有4個,分別為青島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青島大學、青島農業大學。如果高校與試點的高職院校、中職學校對接成功,并經省教育廳正式批復后,將從2014年起開始招生。 記者 郭玉華 魏海洋 郝園園 韋麗麗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